-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位巨擘的相遇(散文)
两位巨擘的相遇(散文)
一、
中国论文网 /5/view-7151857.htm
站在北方放眼望去,一条江横亘在中国大地。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筋脉,忽而深埋、忽而凸显,在一万两千里的长度上,划着曲线。而同样一条河,发源自同一个青海高原的河流,在流经了九个省市之后,最终选择了从山东省的东营市入海。那条长江,这条黄河,虽然看起来相隔千万里,其实却是同宗同源的。
就像齐鲁与吴越一样,早在2600年前,儒家的两位巨擘,就在齐鲁大地上有了某种深度交往。
公元前544年,在通往鲁国的驿道上,一辆马车郁郁而行。车上的人手握一柄宝剑,车身上是浮雕的一枝梅花。一个文静内敛的书生端坐其上,正打马向着鲁国首都――曲阜驶去。这时候,一段似有似无的音乐传来,他勒住马,停下车,侧耳细听。
此时的江南,在中原人的心里,还是蛮荒之地。尤其是在周礼最为备至的鲁国国都曲阜。此次出访,肩负重任的吴国使者季札,心里充满了复杂之情。
说起来,吴国的开国始祖其实和周朝的渊源颇深。相传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他们的生父就是周朝太王古公??父。按照当时的立法,他们二位相当于皇储,是要在自己的老子去世后继承王位的。但是他们的老子太偏爱三弟的儿子姬昌了,以至于满眼都是掩饰不住的爱。当然了,这个姬昌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正是成就了周朝800年基业的周文王。
为了不让老父亲为难,泰伯三辞王位,带着兄弟仲雍从陕西老家岐山一口气跑到了夷蛮地带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泰伯没有孩子,也一直不称王,只让人喊伯,死后把王位传给了弟弟仲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孔子称赞泰伯“至德”,被后人尊奉为吴国及吴姓的始祖。
而历史仿佛总在重现。在传了19代之后,吴国又出了一个三次让国的季札。他的这次出使中原,就是一次历史的选择,也是他初辞国王之后第一次北上。他这次北上,终于成就了他的两个大事:一个是踏上了鲁国的土地,聆听到正宗的周乐;再一个就是他的“墓门挂剑”,显示了他仁义宽厚、诚信守诺的浪漫气度。
二、
季札的父亲寿梦做吴君时,以太湖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吴王寿梦生有四子,其中四子季札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札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札,当时的吴人也纷纷拥立季札为君。
为了让国,季札远离吴都而去,偶然发现了延陵(今常州)这块宝地。他觉得这里民风淳朴,决定在此定居,躬耕山野,教化乡民。不得已做了吴王的大哥诸樊,只好封四弟季札于延陵,故季札又号延陵季子。他同时立下规矩,死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札。
因为季札通晓周礼,于是被委以重任,出使到了中原诸国。他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
在路过徐国的时候,季札与徐王相交甚欢,徐王看中了他的佩剑,所谓心有灵犀吧,聪明的季札早已明白。但是佩剑出访是一种礼节,他这次北上,只带了一把剑一枝梅花而已,所以只能佯装不知。等他出访回来经过徐国时,竟发现徐王去世了。在他的墓前,祭奠之后的季札解下腰间佩剑,挂在树上离去……这一曲宝剑赠知音的故事,不知道将多少浪漫的种子撒在了江南。
当人们把季札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评论的时候。我更喜欢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文的气质。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季札,耳朵是如此之灵敏,以至于在听过鲁乐之后竟然听出了每个国家的命运。
在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乐人为他表演了商周古代歌舞。季札听了《王风》,说这是思念文王、吴王的德行;听了陈国的诗,季札直截了当地指出,陈诗反映了国君无道,这个国家即将灭亡;季札还认为《小雅》是怨恨商纣的暴虐而隐忍不发;《大雅》声音和乐,委婉而又正直;《颂》正直而不至于倨傲,委曲却不至屈服,五声和协,八风均平,表现了文王极盛的德化……
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人的敬重。这是他第一次和齐鲁大地发生联系。在他走进曲阜的时候,孔子不足8岁,正在经历自己的童年时代。两个大家似乎擦肩而过。
在这次出访中,季札以自己优异的表现,让中原认识了吴国;与此同时,他后来把周乐引入吴国。
三、
39年后,他再次出访齐国。遇见了后来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那一年,季札61岁,而孔子36岁。
这年夏天,季札带着自己的儿子出访齐国,在归途上,他的大儿子意外去世了。写到这里的时候,历史闪进了黑暗中,我们已经无法拉开灯照亮当时的情景。有人说也许是吴王的公子光为夺取王位在刺杀吴王僚时的暗杀计划的一部分;有的说,也许是真的因为生病而亡,总之在路途中,季札失掉了自己的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