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讲义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血 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第四节 血液凝固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 体液与内环境 体? 液 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包括水分和其中溶解的物质。液体约占体重的60%,总称体液。体液的2/3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1/3的体液称细胞外液,包括血管内的血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细胞间隙和组织间隙的组织液和脑脊液等。 体液各部分之间是彼此隔开的,但它们之间又相互联系。 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的概念 机体的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之中,构成细胞生活环境的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赖以生存的外环境。 细胞生活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称为内环境相对稳定,简称稳态。 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二 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从正常人体内抽出血液,放入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经离心沉降,管内血液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血细胞层中最上面一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下呈红色为红细胞。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积(或压积)。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比积约为40%~50%。 1 血液的基本组成 2 血量 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 正常成人的血量: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男性约5-6升,女性约4.5-5.5升。 血量与失血: 血量的相对稳定和维持: 循环血量: 贮备血量: 血量的稳定和维持主要与毛细血管的滤过和吸收相对平衡有关。 第二节 血液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 1. 血浆蛋白 白蛋白(3.8 ~4.8g /100mL),与胶体渗透压形成有关; 球蛋白(2.0 ~ 3.5g /100mL),分a1、a2、β和γ等几种成分,与物质的运输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纤维蛋白原(0.2 ~ 0.4g /100mL),与血液凝固有关。 2. 非蛋白含氮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酐、氨基酸、多肽、氨和胆红素等。 除氨基酸和多肽是营养物质外,其余的物质多为代谢的产物(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 4. 血浆中的无机物 一般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a+ 、 K+、Ca2+和Mg2+等阳离子, Cl- 、 HCO3- 、 HPO42-和SO42-等阴离子。各种离子对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和保持机体血量起着重要作用。 血浆中还有微量的铜、铁、锰、锌、钴和碘等元素,与生理生化功能有关。 (一)血液的物理特性 1 颜色和密度 颜色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密度一般在1.050—1.060之间,比水重。 2 粘滞性 通常是水的3.5—5.5倍。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重要来源,受血细胞数量和血浆成分的影响。 3 红细胞沉降率 把加有抗凝剂的血液,在37℃恒温下静置于细长玻璃棒管中, 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男为 2—8mm/h,女为 2—10mm/h。 (二)血液的化学特性 (1)血浆渗透压 血浆晶体渗透压 指由血浆中的各种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组成的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指由血浆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的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具有重要作用。 渗透克分子 我们把单位体积血浆中,含有溶质的数量用克分子表达,叫做渗透克分子。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 mOsm。 几个概念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叫等渗溶液,如0.9%NaCL和5%葡萄糖溶液。 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渗透性溶血和红细胞脆性:让红细胞处于比血浆渗透压高或低的溶液中时,红细胞就会失水皱缩或吸水膨胀,进一步就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叫渗透性溶血;我们把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叫红细胞脆性。 (2)血浆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为弱碱性。低于或高于此区间,分别叫做酸中毒或碱中毒。 维持血浆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它们起着重要的缓冲pH的作用。其中有NaHCO3/H2CO3(两者正常比值保持在20/1),Na2HPO4/NaH2PO4和蛋白质钠盐/蛋白质等缓冲对。 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功能活动,对于酸碱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一 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1 红细胞的形态 直径7~8μm,双凹圆盘状,没有细胞核。有一定弹性和可塑性。 2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 红细胞的数量:成年男性为500万/mm3,女性为420万/mm3。 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12~15g/100mL,女性为11~13g/100mL。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亚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