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柑橘黄龙病发生与防控.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虫大多数在11℃以上开始活动,13-15℃活动较多,22℃以上活动频繁,24-29℃成虫跳跃较多,气温下降至8℃以下很少爬动,甚至用受触及也不大动。越冬自然越冬存活率53.33%。 产卵:13℃以上开始产卵。夏秋季气温25-30℃产卵量多占41.35%,春梢期16-18℃占30.48%,晚秋梢13-15℃占28.17%。1月平均在4.5℃以下不能分布。 木虱趋食、产卵有一定趋向性,首先是趋嫩绿性,其次是种类。 木虱田间消长 卵、若虫高峰期与柑橘抽梢期相适应。春梢(3-4月)越冬成虫自3月下旬开始产卵,1代4月上中旬为产卵高峰期,夏梢(5月下旬-7月)抽梢不整齐,卵的高峰期在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秋梢期(8-9月)卵的高峰期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1月中旬。8-9月,成虫发生量为全年的高峰期。 木虱寄主:柑橘木虱能为害瓯柑、椪柑、温州蜜柑、温橘、甜橙、佛手、柠檬、柚、金弹、枸橼、九里香和野生金豆、茱萸属、枳属和黄皮属等6个属26种植物。 调查新发现野生山金豆、中药材~两面针是柑橘木虱的寄主。 五、传播途径与影响发病因子 柑橘黄龙病可通过嫁接传染,苗木传播和柑橘木虱自然传病。柑橘木虱对黄龙病的传播主要由成虫进行,高龄若虫也可传播。 九里香是木虱繁殖最适宜的寄主,但不是黄龙病的中间寄主。 影响发病因子 苗木带菌率及田间病株率是柑橘黄龙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介体木虱的密度决定病害的蔓延速度。 栽培管理是影响黄龙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阻止病害蔓延。 高接换种的果园发病重(高接树发病重) 高接换种与未行高接换种病情对照 近几年我省开展大面积高接换种运动,接穗的频繁和盲目调运是引起扩散和加剧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避免高接换种以及切实加强种苗检疫工作。 类型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显著水平 病株率% 病指 病株率% 病指 病株率% 病指 病株率% 病指 病株率% 病指 病株率% 病指 高接 30.95 12.86 17.78 8.44 59.52 30.48 27.23 12.33 15.79 5.0 27.23aA 12.33 aA 未高接 0 0 7.5 3.5 16.13 6.45 5.78 2.48 5.26 2.46 5.78bA 2.48 bA 六、检测与监测方法 田间诊断:利用田间诊断是鉴定黄龙病的重要方法。黄梢、叶脉黄化、叶片斑驳和叶片上类似缺锌花纹等是其部分症状。如结合果实症状(红鼻果)和媒介的存在,即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PCR检测技术 是目前快速、准确检测柑橘黄龙病病原的一种新技术。原理是利用特异性的引物,在变温的条件下,将极微量的目的DNA片段在几小时内扩增至百万倍,从而达到可以检测的目的。PCR法不仅可以检测出已显症状的病苗及与病枝相邻的无症状枝条中有黄龙病存在,而且还能检测出在苗圃中已带病但尚未显症状的病株。 指示植物诊断:柑橘黄龙病也可用指示植物诊断,但当存在衰退病毒时,指示植物上的典型症状往往难以表现。选用椪柑和其他宽皮橘类实生苗作指示植物可区别其二病。 病原切片电镜观察:可利用病叶中脉组织作观察材料,经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后制成超薄切片,然后在电镜下观察病原类细菌。 荧光快速检测:用紫外光测定病果或用色层分离抽提检测,这一方法可以用来诊断南非和亚洲的黄龙病。该法用果白皮层测定,在甜橙中获得成功,但对宽皮橘和橘柚类效果则较差;用果皮抽提测定,对甜橙、宽皮橘和橘柚等有效,但对柠檬、来檬和柚则无效。 监测 一、监测范围 柑橘黄龙病(木虱)发生区:各地重点种植的柑橘生产基地、新建果园、繁种基地、种苗市场;柑橘黄龙病发生外围区:临界果园、新建果园、繁种基地、种苗市场;柑橘木虱发生外围区:临界果园、村庄邻近橘园和房前屋后零星橘树等。 二、监测点设立 在柑橘黄龙病和木虱适生区布局,重点是柑橘黄龙病(木虱)发生外围区。柑橘黄龙病监测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且种植面积达20亩以上的橘园;木虱监测点应选择具有一定种植数量的零散和管理差的橘树。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1、柑橘黄龙病监测(监测时间每年11月~次年5月) (1)病区疑似病株监测。在每年11月~次年5月,对疑似发病苗圃、果园,每月进行一次逐株仔细检查,发现疑似植株,即取样品3~5个,每样品需采集20张叶片或果蒂10个。为保证样品新鲜度和提高样品检出率,最好在送样前一天采集,取样时采症状树上的病果蒂、斑驳老叶,然后直接放于信封内(切忌塑料袋包装)送所在地植检站。 县(市、区)柑橘黄龙病发生监测表 单位:亩、株 自编号 检测号 取样地点 取样 时间 取样人 果园 面积 种植 数量 寄主 品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