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儿科学》发展史.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要求】 1. 掌握钱乙、陈文中、万全、陈复正、吴瑭的儿科论著及主要学术建树 2. 熟悉儿科最早的医家、专著,巢元方、曾世荣、薛铠、薛己、张景岳、夏禹铸的学术贡献,解放以来儿科学术发展概况 3. 了解历代著名儿科医家及其医著; 变蒸学说  重点 历代著名儿科医家及其学术贡献、 中医儿科学的概念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特点: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独具特点的临床学科,以其专门将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而区别于中医学其它学科,又以其体现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体系而区别于西医儿科学及其它传统医学儿科学。 一、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萌芽时期 从实践中点滴经验积累,到中医学理论和临证体系通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建立起来,其中已有中医儿科的片段论述。 形成时期 《诸病源候论》建立了儿科保健学,病因学,病源学。 《备急千金要方》,《外苔秘要》等总结了儿科治方。 《小儿药证直诀》集前人大成,建立了儿科学体系,陈文正温补,钱乙,董汲寒凉形成了温凉两大学派。 发展时期 这个时代代有名医,使中医儿科学从学术内容从各个方面迅速发展。 、新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中医儿科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逐步走上了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 1、萌芽时期 远古至南北朝 (1)战国 最早有“小儿医”称呼。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小儿脉证记载。 《内经》 《五十二病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西汉.名医淳于意 “下气汤”治疗婴儿“气鬲病” 。 (4)东汉 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 对外感、脏腑病变的认识 对钱乙学术思想的影响 (5)西晋——王叔和 《脉经》 -首论小儿脉法 -提出变蒸理论 以上记载大致反映出这一时期对小儿疾病已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从中可以看出它孕育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 2、形成时期 隋唐至宋代 (1)著书立说 ①我国现存最早儿科专著 《颅囟经》 特点: 内容比较完整; 提出“纯阳”学说: “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②其他重要历史文献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方》 《外台秘要》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代) (一)隋唐时期 ▲儿科专业初步形成: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①介绍小儿疾病有6卷,建立了小儿病因证候学。 ②初探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③正确的养育观:提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 。 2.唐代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首列“少小婴孺方”,是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 A、创立以五脏为纲的儿科辨证方法。 B、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病理特点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 1、重视小儿面部望诊。 2、对天花、麻疹、急慢惊风、疳疾等疾病的认识较为清楚。 D 根据儿科特点立法治方 善于化裁古方,创建新方。 (地黄丸,异功散,七味白术散,泻白散,导赤散等) “儿科之圣” “奠基者” ④董汲和《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治痘用寒凉的代表 第一部痘疹类专著 。 ⑤陈文中与《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 立论以元阳为本 治痘疹用温补的创始人。 重视预防保健工作。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提出小儿脐风是断脐不慎所致,提出烧灼法断脐。 (2)实施先进的医学分科和教育制度 唐代(公元624年),开设了少小科(即小儿科)培养专攻儿科医术的儿科医生。 以上几部儿科专著,其内容涉及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治等多个方面,基本构建出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医儿科学形成和建立的标志。 3、发展时期 元至新中国成立前 (1)学术争鸣与创新 ①曾世荣与《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1 .详论初生诸疾 2.对惊风、痫证的辨治独到精确,提出“惊风三发变成痫”和“瘀血成痫” 的科学学术观点。归纳惊风为四证八侯,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 “四时欲得小儿安, 常需一分饥与寒, 但愿人皆依此法, 自然诸疾不相干。” ②薛氏父子:薛铠、薛己 ?保婴撮要?论儿科病证221种,医案1540则,及小儿各科病证70多种。脏腑经络辩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备, 《育婴家秘》 《幼科发挥》 《片玉心书》 学术思想: A、重视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