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1、书籍 *《财政学-理论在政策中的当代运用》,大卫·N 海曼,北大出版社,2006 *《公共经济学》,斯蒂格里茨等,三联书店,1992年 *《比较财政分析》,马斯格雷夫,三联书店,1996年 《公共经济学大辞典》,郭庆旺等,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张馨等,东北财大出版社,2000年 《公共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尚长风,南大出版社,2005 1 《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平新乔,三联书店,1992年 (以上带有*号的为重点参考书) 2、杂志 《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收》,JOURNAL OF PUBILIC ECONOMICS。 3、报纸 《中国财经报》,《中国税务报》,《经济参考报》,《经济日报》 ? 财政学特征 1、理论性:产生、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 法。 2、政策性:财政政策贯穿财政学始终。 3、实用性:根据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指导 微观主体的行为。 财政学课程内容介绍 1 1 在处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方面,税制健全的国家通常实施的时分税制,我国也同样如此。但该体制存在着的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因此,如何顺利实现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换,建立起一个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框架,是中国的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程目的与要求 1 教学周期与学时分配 《公共财政学》所有教学内容合并成八章,每章二周,每周三课时。 本学期共十七周,十六周内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剩余一次主要用于期中测试以及机动。 第一章 财政总论第一节 财政概述 一 、财政概念(public finance) 列举财政现象,从中归纳出财政的概念;将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做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中国目前正处于从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化过程中。 二、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的产生 财政的产生需要两个前提: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财政的发展 从奴隶社会财政出现的时候开始,共经历了四个不同的人类社会,财政的发展是指:在这几个社会里,财政的特征、收支形式、收支的内容是如何发展。 三、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1、财政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般认为,财政学的创建人是亚当·斯密,以后财政学从政治济学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斯密以后的经济学者对有关财政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扩充。 2、?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者关于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不断变化的,这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1) 、早期的研究范围 (Adam Smith) 代表者是斯密,在《国富论》中,他用了几章篇幅专门研究财政理论,包括支出论、收入论和公债论。他认为财政学仅仅研究财政的收支本身,且财政的支出仅限于政府正常的行政开支。他提出的著名的税收四原则(能力、确立、便利、节约)对当代社会有着广泛影响。斯密时代的财政学一般称为旧公共经济学。 一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研究范围 代表人物是凯恩斯(Keynes, Jhon Maynard) 在当时经济严重萧条的环境下,他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政策主张,且他更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故他的经济学派又被称为“财政学派”。财政政策手段上,他更注重支出手段的执行。这样,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就从一般的财政收支,扩大到财政政策领域。 ( 3)、现代财政学的研究范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以后,新的经济问题产生,如果仅仅靠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的执行来实现既定的 1 经济社会目标已经是不可能的。在此以后,财政学的研究特别强调财政体制、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流通政策的配合与协调,将财政的研究内容扩大到的公共经济领域;公共品的提供、选择、偏好等,新公共经济学开始出现。1966年出现了以公共经济学命名的学会及杂志。 与传统财政学相比,(新)公共经济学更注重财政收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除了研究传统财政学的内容以外,还研究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性:为何存在、活动范围在哪里等问题;公共产品的偏好与选择、公共品的定价,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等问题。故现代财政学的提法很多,如: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等等 。 第二节 财政的收支与职能 一、财政收支(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