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 涂德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仿写歌词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通过朗读,合作、探究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导语导入:
同学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在我们的眼里,秋天是五彩斑斓的,秋天是多姿多态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造句的游戏好吗?
我们每个人用“秋天是……”的句式,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句子最有想像力、最生动具体。
比如“秋天是一片随风飘逝的叶子,秋天是一缕送来稻香的清风,秋天是一抹温馨的金色阳光。” 点评后,再导入:
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天同学们用自己的心灵体会到了一个无比绚丽的秋天,我们来看看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在他的心中,他的笔下“秋天”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2.简介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秋天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也是一个朦胧的梦。“三分诗,七分读”,读诗要注意重音、节奏感情的把握。老师给这首诗画了节奏:
秋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生自由朗读课文。
① 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秋思图。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第一节 农家丰收图: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①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②“飘”字贴切传神。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③“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
④“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⑤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具体化(视象化)了,创造出舒适、闲静的氛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 6.24《诗经》两首练习 新人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6.24《诗经》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4《隆中对》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那树》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音乐之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谈生命》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诗两首》(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诗两首》(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诗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老师》教学案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教学实录.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作文训练《月光下的记忆》写作指导教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散步》课堂教学实录.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1课《化石吟》教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塞翁失马》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绿色蝈蝈》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最近下载
- 环境保护与全球气候变化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pdf
- 网约车考试上海网约车从业资格证考试试卷.doc VIP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数的认识》大单元项目式教学设计.docx VIP
- CSC-163A-DA-G [V2.01] [5476] 装置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册精编单元文本.pdf VIP
- 关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转型研究:1660-1784.pdf VIP
- JC_T 949-2021 混凝土制品用脱模剂.docx VIP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数乘法》大单元项目式设计.docx VIP
- WW_T 0125-2025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