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高三一模试卷评分细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 高三一模考试评分细则 2016.3.5.;论述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 (其他生产不是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完成最富精神性的生产过程。) 2.A (“同时产生”原文无据。) 3.C (不是“不能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去对待”,原文为“不能将文化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去对待”);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 5.B (未能及第者) 6.B (“认为和他交谈能大受启发”的不是李孟。 );古诗文阅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评分要求: 1.按关键词给分,1个得分点1分; 2.大意分落实到关键词给分。 ;(1)文宗时幸阁中,有所咨访,奏对称旨,恒以字呼之而不名。 译文:文宗经常驾临阁中,有咨询的问题,揭傒斯的回答都能使皇帝满意,文宗常常用字号称呼他,而不称呼他的名。(“幸”“访”“名”各1分,语意2分) 关键词: 幸:驾临、巡幸,造访、光临(错误:有幸、幸而) 咨访:咨询、询问、咨询探讨(错误:咨询访问、咨询拜访) 称:使满意、符合心意、称心意(错误:传达、提到、说道、不翻译) 恒:常常、一直、每次、始终、总是。 名:称呼他的名字、直呼其名、叫他的名字。(翻译成“名字”“姓名”,没有翻译成动词);示例: (1)文宗时不时驾临阁中,有事向他咨询,揭傒斯上奏时得到认可就为圣旨,一直称呼他的字而不称呼他的名。(4分,“称旨”译错) (2)文宗经常巡幸阁中,向揭傒斯咨询访问,上奏对称为圣旨,常常用字来喊他却不称呼他的名。(3分,“访问”错,“奏对称旨”译错。) (3)文宗有一次到访阁中,有事拜访他,核对奏章传达旨意的事,都使用他的字号叫他,而不是叫他的名字。(2分:“有一次”错,“拜访”错,“奏对称旨”译错。) (4)文宗朝时正好在内阁中任职,别人有事咨询请教,或上奏章提到他,始终用他的字称呼他,而不直呼他的名字。(3分,“文宗朝时正好在内阁中任职”错,“或上奏章提到他”错,) (5)文宗有时临幸到他家中,咨询和访问他一些事情,揭傒斯上奏,说道圣旨,总是以名字来称呼,因此名气并不显著。(2分);(2)中书因傒斯言,遂捐其征,民赖以苏,富州人至今德之。 译文:中书省根据傒斯的建议,于是免除这项征调,老百姓依靠这点得到恢复,富州人至今感恩傒斯。(因”“捐”“德”各1分,语意2分) 关键词: 因:根据、凭借、按照、听从(错误:因为) 捐:免除、抛弃、放弃(错误:捐献、捐出、减轻) 以:得到、得以、从而(错误:未译) 苏:恢复、复苏、改善、摆脱困境、舒缓压力、生活状况有所好转(常见错误:生存、不翻译。) 德:感恩、感激、尊敬、敬重、以……为德(歌颂、赞扬、翻译成名词) ;示例: (1)中书按照揭傒斯说的话,于是捐献他的赋税,百姓依靠这个得到恢复,富州人直到现在还感恩他。(4分,“捐”错) (2)中书凭借揭傒斯的言论,于是捐出了他们的征税,百姓靠这个得以改善生活,福州人到现在因为这个而感恩。(4分,“捐其征”错) (3)中书因为揭傒斯的话,于是发放捐出了征收的税款,当地的百姓依赖这笔钱从而重新振作,富州人直到现在都对他感恩戴德。(2分:“因为”错,“捐出了征收的税款”错) (4)中书省的官员根据揭傒斯的话,于是就捐了原来征收的赋税,百姓依赖这个苏醒了,富州的百姓至今都歌颂他。(1分,“捐出了原来征收的赋税”错,“以”字没有翻出来,“苏”译错,“德”译错。) (5)中书省因为揭傒斯的话,于是从征收来的钱中捐款,人民依赖于苏,富州人如今都赞扬他的功德。(0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①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 ①精思观”,在襄阳附近。“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 “精思观”,在襄阳附近。“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与孟浩然多有唱和。这首纪游之作,历来被推为冲淡的标本。正如闻一多所评论:“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所谓“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是指诗人将诗意完全消融于平淡的字句中,以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出谷未亭午,到家已夕曛”,是说未午离观,傍晚还家。说明路途不是很远。由诗题可以知道,诗人与王白云结伴同游,途中两人走失,直到回家,才发现“王白云在后”。弄得孟浩然伫立“衡门”(简陋的门,语出《诗经·陈风》),大为着急——虽然诗中没有明说。因此,全诗从第二联起,在写景中就充溢着一种企盼之情。“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回首归路只见牛羊,是指不见王先生的影儿。诗人化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