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与沟通-杭锦旗中学
杭锦旗中学 曹云娟
理解与沟通
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用3年的时间,研究了两万名青少年,?研究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恶习的现象;多数的事实是,孩子满11岁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
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轮得上自己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跟10几岁的子女进行足够的沟通。
资料表明
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对徐汇区664户家庭问卷调查亲子沟通状况不容乐观。80%的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每天不到1小时,30%不到半小时,二成以上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感到无奈、困难、甚至紧张。
孩子的两个反抗期
?
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是两岁左右,第二个反抗期是中学时期。孩子在两岁左右,家长会突然发现自己可爱的乖宝宝满地打滚,发起脾气来了。心理学家认为这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孩子在小学时很听话,但进入中学后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这也是心理发展非常正常的阶段,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发展,凡事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处于一种心理断乳期。
各年龄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学说
顺序
年 龄 阶 段
发展的关键(主要矛盾)
1
0-1.5学习信任阶段
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
2
1-3成为自主者阶段
自主与羞愧、怀疑
3
3-7发展主动性阶段
主动自发与退缩内疚
4
7-12变得勤奋阶段
勤勉与自卑
5
12-18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
6
18-30承担社会义务
亲密与孤独
7
30-60显示充沛感阶段
充沛与颓废
8
60—达到完善阶段
自我统合与绝望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需要
自尊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家长应学会理解孩子 1.家长如何让孩子改变——理解孩子 2.家长要接受自身成长的挑战 3.家长要多给予孩子一些理解
二、与孩子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1.理解的功效
2.家长应该避免的口头禅
3.童年阴影的影响
1.理 解 的 功 效
理解的功效在于能 够让人感到被关注,很容易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
2.家长应该避免的口头禅
2.家长一些缺乏理解的口头禅,对孩子学习的负面影响最大。比如:
? 厌学的催化剂
看来你不是读书的料,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你再做10道题,不做完就别想出去。
分析: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但往往是期望比较高,而且给孩子总是低评价,他觉得这样有利于孩子成长。但这样会给孩子形成误导,孩子会想:大概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大概我真的比人家笨。以后他遇到难题,他连努力都不想努力了。
? 焦虑的催化剂
高中了,马上要考试了,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说这次该考几分,这次考不好,就别回家来见我。
分析:家长们请想想:全家的希望,让孩子一个人挑,而且家长还要问他考几分,孩子不说不行,说出来,万一考不到,多焦虑。这句话其实大大加深了孩子的焦虑情绪。
? 隔阂的催化剂
小学没考好,孩子难过得哭了,但妈妈说:你现在知道哭了,早干嘛去了?
中学没考好,孩子想起妈妈以前说他,忍住没哭,妈妈又说:小时候考不好还知道哭,现在大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分析:这些不经意的话,似乎是刀子嘴豆腐心,为了孩子好才这样去教导他,不失时机地去启发他,去给他一些警示,但孩子感觉是什么,他会感觉得不到理解。而实际上就是这些话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是隔阂的催化剂。
?
有效沟通的步骤
?
有效沟通第一步:
理解孩子的情绪与感受
孤独
恐惧
高兴
害怕
兴奋
沮丧
嫉妒
窘迫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总觉得日子过的单调
家里学校两头跑
身上还要背着个大书包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老师一个比一个卖力
试卷天天要和我见面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作业多时多得做也做不完
想好好睡一觉是越来越难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我梦见成绩册上红灯一串
老爸老妈的脸色实在难看
罚我不许上网,还控制我的零花钱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
额外的进修排得太满
脑细胞死掉一大半,大学高不可攀
最近比较烦
我的分数只有第一名的一半
叫我怎么办,怎么办
有效沟通的步骤
?
有效沟通第二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