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如何应对信用证的“异动”情况.docVIP

出口商如何应对信用证的“异动”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口商如何应对信用证的“异动”情况.doc

出口商如何应对信用证的“异动”情况   使用信用证支付方式的进出口业务中,由于信用证的运行涉及多个环节,多个当事人,这些当事人又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因而在其流转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以下简称“异动”)。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出口商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异动”情况之一:进口商延期开证或不开证   案例一:我国云南A公司于2015年8月10日与越南某进出口公司签订200公吨黄玉米出口合同,合同规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最迟装船期为2015年9月5日。8月20日,合同签订10天后,云南A公司仍未收到对方开出的信用证,于是电邮敦促对方尽快开证。对方解释因近期业务繁忙忘记开证,承诺会尽快开证。鉴于越南某公司与云南A公司合作多年,云南A公司得到对方非常肯定的答复后,刚好遇到国内一公司低价抛售玉米,担心不能按时交货,同时为赚取更多差价,以比当时市场价格低15%的价格收购了一批200公吨黄玉米,囤积在仓库。7天过去,对方仍未开出信用证,云南A公司继续去电提醒,对方回复,与其合作的开证行出了点问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银行为其开证,让云南A公司耐心等待。云南A公司认为,一些欠发达国家如非洲国家、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有效率低下的情况,于是同意再等待。然而10天时间又过去了,9月6日依然没有对方开立信用证的任何消息,发邮件不见回复,公司座机也无人接听,发邮件到越南公司官网邮箱,拨打其官网电话均无人回应。此时,我国玉米产区的新玉米开始上市,国内玉米储量越来越充足。晴好的天气也使美国玉米收割情况比市场预期更好,美国墨西哥湾2级黄玉米平均离岸价折合人民币每斤0.56元,比我国玉米产区的批发价每斤还低0.51元。云南A公司始感不妙。与此同时,云南A公司提前收购的200公吨黄玉米也不断贬值并不断增加的仓储费、管理费,给云南A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后来,通过使馆、国际商会等途径调查,方了解到进口商财务状况出现了问题,加上不断下滑的玉米市场行情,才是对方恶意拖延开证、拒绝开证真正的原因。   分析:本案中,云南A公司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但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其一,云南A公司受到迷惑的最大烟雾弹是过于顾及对方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并给予了超越底线的信任和容忍。事实上,在本案例中,多次友情提醒对方开证后,对方仍以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开证行或其他原因为无法开证辩解时,云南A公司就应该警惕了。此时便应积极地通过各方渠道调查进口商的资信问题和财务状况。因为只要进口商资金能力、信用纪录良好,有良好的付款能力,开证行是不会拒绝的。其二,云南A公司做得最不恰当的,便是在市场前景非常不明朗情况下,收购了200公吨黄玉米。在进口商未开出信用证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出口商都不应轻易提前履行合同,而应该考虑如何维权,如果合同规定以进口商开来信用证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则若进口商未按规定时间开出信用证,出口商可直接解除合同,如果合同未规定进口商开来信用证是合同生效的条件,但由于合同中规定了采用信用证的支付方式,那么进口商按时开证是出口商履行交货义务的前提条件。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因而,云南A公司担心无法按时发货造成违约,这是庸人自扰。云南A公司再无法准确与判市场行情的前提下,贪小便宜却引来了大麻烦。   二、“异动”情况之二:径直收到国外开证行或申请人寄来的信用证   案例二:我国某新成立的民营小公司B公司,于2015年4月与厄瓜多尔一进口商签订贸易合同,交易金额2万美元,合同约定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B公司一星期后,FedEx送来开证行为“…Nederland* Limited”,由进口商寄过来的信用证。随后,B公司还收到了“开证行”开来的将如期付款的保函,收到信用证和保函后,B公司分析:当前国际市场形势不好,自己又是不知名的小公司,和客人的第一笔贸易,一定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以建立长期良好的客户关系;其次,B公司认为本票货物的货值不大,采用的又是非常安全的信用证支付方式,而且误认为开证行是一家位于南美洲的荷兰银行,手上又握有开证行承诺付款的保函,无疑是多重保险,这笔买卖没有任何风险。经研究后,马上实施了发货,并准备好单据拟寄给“开证行”,准备收取货款,却一直未等到开证行的回复。后来辗转查实,才获悉“开证行”只是一家取了十分带欺骗性质名字并且濒临倒闭的金融服务公司,跟他们理想中的荷兰某国际知名大银行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向其追索货款无疑遥遥无期。   分析:实际业务中,信用证开出后通常需通过通知行传递到出口商处,因为审核信用证的真伪有效是一项专业工作,出口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UCP500》Article 7,《UCP600》Article 9赋予了通知行该项工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