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根“故里”的青春脚印.doc
寻根“故里”的青春脚印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为坚持办学,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带领全校师生举校搬迁,历时两年半,途经浙、赣、湘、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西迁至遵义、湄潭。史称“文军”长征。在这里,浙大师生在战火纷飞中寻得了一方“净土”,度过七年的艰难岁月,落下了他们青春的脚步。
2014年盛夏,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的24名学子沿着前辈的足迹,寻找梦里的“故里”,深入贵州湄潭县洗马乡,开展“寻根故里,梦启湄潭”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大家以支教作为活动载体,深入农村、农户、农民,融入乡村生活,聆听动人故事,丰富实践内涵,“入耳、入脑、入心、入身”的活动为暑期实践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当代大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寻根“故里”:重走前辈“文军”路
重走“文军”路,寻觅前辈的足迹,浙大西迁办学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青年学子的脑海里:当年,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校长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崛起为当时国内最顶尖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文军长征”是播种机,在大西南半壁江山播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文军长征”是宣传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里,面对艰苦的物质条件,浙大师生力克千难万险,潜心于学习与科学研究,培养的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当中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有谷超豪、胡济民、程开甲等17位,有首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在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浙大校友中,有50位曾在遵义、湄潭工作和学习过。
在湄潭的日日夜夜里,24名同学行走在山水之间,寻找着当年浙大校友们留下的一点点踪迹:在他们当年读书的学堂里,在当年他们行走的马路边,同学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身影,看到了一个个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24个今日学子激动的心与战火纷飞年代那一颗颗火热的心瞬间连在了一起。同学们说:“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一刻沸腾,前辈的目光在看着我们,前辈的脚印在引领着我们,‘中国梦’是那样的清晰,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肩上的担子是那样的沉重,我们青春的脚步走得更实了。”
小学支教:站在教育最基层
7月10日,支教活动在湄潭县洗马乡群丰小学正式拉开序幕。
群丰小学位于湄潭县城北侧,是一所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其所在行政村也属省级贫困村。学校现有小学各年级教学班6个,教师8名,共有学生100余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其办学条件与师生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2009年10月以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始终以“反哺第二故乡”为出发点,以“弘扬求是精神,传承浙大文化”为目标,在洗马乡群丰小学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忱欢迎。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所以,我会像在家乡一样,把最美好的感情留在这里。” 开课第一天,面对同学们,浙江大学2013级本科生舒潇动情地说道。
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共同的愿望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来到湄潭,为孩子们带去梦想与希望。他们努力克服天气、语言、饮食等诸多困难,认真备课,和小学生们耐心交流,让他们了解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大学生支教的质疑声越来越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严格要求每一位成员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选择,时刻提醒自己要对得起孩子们的信任。”实践团团长、浙江大学2013级本科生严铭如是说。在提及备课细节时,严铭说道:“为了保证课堂质量,我们专门设置了备课组与教务组。课前,备课组集体讨论,准备教案;课堂上,教务组参与听课;课后听取学生反映,并在当天教学结束后与备课组主动沟通,针对问题,及时修改教案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期待。”严铭坚定地说到。
2009年10月至今,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连续派出五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湄潭县洗马乡群丰小学开展为期2~3周的支教服务工作。每届由20~25名学生组成,针对小学各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截至目前,共开设了包括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音、美、劳在内的20余门课程,受教学生超过600人次。
“五年来,湄潭支教成为蓝田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好选择。我们见证了很多学生的成长,他们在这里收获坚强,走向成熟。”回想起往届支教经历,本届社会实践团带队、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团委副书记朱杭老师很有感触:回到校园后,很多同学都成了学生组织或社团的骨干,并且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带领更多的同学走上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道路。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展望未来,朱杭老师充满信心。
走访调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