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苏联援华工业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联援华工业项目

  苏联援华工业项目中的技术转移   张柏春 张久春   19世纪洋务运动以来,许多国外技术通过工业建设和贸易转移到中国。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设再次成为国外技术向中国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苏联技术首先随着援华建设的工业项目来到中国。通过引进成套机器设备、工艺和产品设计,中国工业在原材料、能源、机械、电工、兵器等产业领域较快地形成生产能力,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技术和工业化的基础,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技术和工业体系。   一、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   (一)“一五”时期的援建工业项目   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就在积极争取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1949年2月初,米高扬与中共领导人会谈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苏联如何支持中国的经济重建。苏方原则上同意派遣专家到各个部门工作 。毛泽东向苏方提出了3亿美元有息贷款的请求。4月,他再次向苏联提出贷款的请求。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之后,一直到1952年底,中苏两国有关部门陆续达成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重点项目的协议。1953年3月21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扩建和新建电站的协定 。1953年5月15日,李富春和米高扬分别代表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协助中国新建和改建91个工业企业的协定。双方商定,作为援建项目的部分补偿,中方将在1954―1959年间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等战略原料 。不幸的是,朝鲜战争延缓了援建计划的顺利执行,苏联给中国的大多数贷款用于购买苏制武器装备 。“一五”期间,先进行土建施工,后进行设备安装,苏方制造设备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苏联援建项目在1953―1955年到货设备很少,1956年和1957年到货比较集中。   根据苏方的意愿,中苏还建立了几个合营企业。1950年3月27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3个协定,规定双方共同投资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新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新疆)、中国民用航空股份公司等3个合营股份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 。1951年7月28日,双方又签订了中苏合营造船和修船股份公司(大连)的协定。这些公司采用苏联的技术、机器设备、飞机、航空器材和管理办法,培训了中方员工和管理干部。比如,金属公司建立了11个开采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新矿的矿场,在经营期间苏联专家培养了5150名分别属于73种不同专业的中国熟练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 。不过,中方认为自己吃了亏。1954年毛泽东向赫鲁晓夫抱怨,苏方在合作经营中对中国人搞技术封锁,用人方面排斥中国技术人员,在利润上搞小动作。赫鲁晓夫承认了双方合作的不平等,遂决定提前结束这4个合营公司的合同,1955年1月将它们正式解散。但是,苏方坚持收回他们投入的价值约4亿美元的资本,要求中方在10年内偿付苏联转让的财产,这等于放了一笔贷款。   虽然斯大林拒绝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取台湾提供海上和空中支援,但表示愿意在国防现代化方面提供帮助。1949年6月27日,斯大林向中共代表团允诺,要向中国提供歼击机,并帮助建立飞机修造厂。7月27日,苏联告诉中共领导人,准备帮助解放军实现现代化和发展中国的国防工业 。1952年7月10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信中请求苏方帮助建设内燃机工厂(生产舰艇主机)及水雷、鱼雷工厂 。1953年5月,在米高扬与李富春商定的91个援建项目中,国防工业及其相关项目占了一定的比例。   1954年初,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加速大规模援建重工业的请求,引起苏联新领导人的重视。1954年8月,苏联政府在提交给中国政府的备忘录中表示,为中方15家国防企业提供设备和援助,在另外14个援建工业企业中也安排国防内容。1954年10月,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分别率领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一系列会谈。10月11日晚,双方签订了《中苏关于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十五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一百四十一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和《中苏关于苏维埃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亿二千万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等文件。新增项目大多属于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得到了苏联自己的多数工厂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设备 。苏联代表团还决定送给中方两项礼物:一是将正在中国展览的83台机床和农业机械无偿赠送给中方;二是派遣专家帮助中国建立一个播种面积为2万公顷的国营农场,并提供相应的机器设备。赫鲁晓夫一行离开北京后,去东北参观了实施中的苏联援建项目。   1955年3月28日,中苏又签订了苏联援建16个工业项目的协议,它们分别属于国防、造船、原材料和制造业等领域。薄一波在谈到苏联援建项目时说 :   老实说,在编制“一五”计划之初,我们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么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大明白。因此,苏联援建的项目,有的

文档评论(0)

bh1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