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独家庭的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doc
失独家庭的心理危机及干预研究 摘 要 本文从中国文化背景下失独家庭的现状入手,分析失独者可能出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绪不稳、回避行为等心理困境,并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预防与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建构主义疗法等心理干预策略,帮助失独者完成心理重建。 关键词 失独家庭 心理危机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C91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5.075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TANG Li (School of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in China,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PTSD、emotional instability and avoidance among them. Relevant strategies are also proposed: prevention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of PTSD、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therapy of constructivism. Key words the citizens who have lost their only child; psychological crisi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以家为天下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传统,“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抚育下一辈的例证。因此,子女死亡是家庭生活中可能遭遇的严重负性事件之一。由于上个世纪提倡的独生子女政策,多数中国家庭拥有一个孩子。如若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父母则处于膝下无子的生活状态。中国称呼这一特殊群体为“失独家庭”。我国以往对失独家庭的关注主要聚焦于政策扶持,而对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少。由此,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失独家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并提出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是当前亟待关注的研究主题,关乎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 失独家庭现状分析 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人生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中年丧独而来的,是难以排遣的悲伤。其居丧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悲伤、对重新融入世界和与人亲近等方面态度冷漠等。尤其是那些孩子死于意外、疾病、自杀等不可控因素的家庭,可能无法接受子女逝世的事实,沉浸在对逝者的回忆之中,对个人生活角色困惑,并且失去对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等。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丧子造成的心理负担可能会更加沉重。一方面由于中国家庭的生命历程中,子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父母对孩子的心理依赖较强。而在西方文化中,多数子女成年后便与父母分离,家庭对孩子的心理依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养老制度的差别。我国养老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失独父母老年生活堪忧,而国外的养老体制和福利制度较为完善,对养老问题的担忧较少。最后,国内对于失独者的社会支持体系较为薄弱,对其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和社工介入等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失独家庭面临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急需系统的心理辅导和干预。 2失独家庭存在的主要心理危机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家庭结构是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三角形,支点过于集中,一旦子女这个重要的支点丧失,家庭就很难维持平衡,产生心理危机。 2.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①其主要表现有:第一,暂时的心理麻木感、恍惚感、对周围环境的觉察力减弱、暂时性失忆等;第二,灾难事件持续的再体验,反复出现灾难的情境、梦魇、错觉;第三,回避行为,明显逃避会引起回想的刺激,如谈话、活动、地方或人们;第四,过度焦虑或警觉,如失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惊吓等。②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子女作为生活的动力和目标,突然的离开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许多失独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创伤事件,极有可能诱发应激障碍。如拒绝交流、心理封闭、意志消沉、情绪动荡、轻生倾向等症状。 2.2 情绪不稳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③情绪包含认知成分,也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及主体情感需求。对失独者而言,失独这一创伤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STMA182-2015中文.PDF VIP
- 2025云南玉溪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招聘2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8湖北省施工机具使用费定额.pdf
- 25公安冲刺110考点 -更新版.pdf VIP
- 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吉林省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正式版)DB23∕T 3711-2024 《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VIP
- 工业设计审计报告范文.pdf VIP
- 丸红株式会社电子材料介绍.ppt VIP
- 2025年西式面点师(高级)实操技能与理论知识考核试题.docx VIP
- JBL_MS202 迷你桌面音响 说明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