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心灵瞬间,享受习作快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捕捉心灵瞬间,享受习作快乐.doc

捕捉心灵瞬间,享受习作快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09-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使其自由飞翔。   1 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我们的习作教学仍然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学生习作完全被异化了,本应是表达真情实感,进行社会交际的精神产品,却出现了以下种种异化现象。   1.1眼前有景视不得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生每天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沉重的作业负担,压得孩子们抬不起头来,哪里知道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的变化?生活阅历的浅薄,使孩子成了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门外汉”。“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就是发现美的眼睛。”世上风光本无限,只是学生“眼前有景视不得”呀!   1.2胸中无情假呻吟   脱离生活的后果,便是所写作文全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或所见所闻,习作中很少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写不出真情实感。   作文应该是一种需要,一种不得不诉的欲望,现实生活中,学生常有这种冲动,但这种火花稍纵即逝。如何捕捉这种心灵瞬间,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2 引导学生阅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大量的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的习作便成为连接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   2.1融进故事   读一本好书,学生会爱不释手、会身临其境:当主人公高兴时,就想钻进故事,同他分享;当主人翁沮丧时,就想飞进故事,为他分担;当不知不觉中,学生已融进故事,化为故事中的人物。例,读《丑小鸭》时,有学生就写下了《与丑小鸭一起流浪的日子》。   2.2作好批注   常见到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有趣处,开心得手舞足蹈;读到伤心处,噙着眼泪在那儿发呆。每遇此时,笔者都引导学生在书上作好批注,或写下对人物的评价,或写下自己高兴(忧伤)的原因,或走进书中,与主人公交谈――“×××,我想对你说……”每当此时,学生都有了一种表达的冲动,此时的写作便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3故事新编   学生在读课外读物时,常有不同的眼光,不同的角度,因而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或怪诞,或幽默,或夸张,从而萌生出许多新奇的习作。例:读完《三国演义》后,学生写出了《大话三顾茅庐》,写到了刘备开宝马车去拜访诸葛亮,而诸葛亮参加“挑战主持人”去了,想象奇特,让人读了惊奇不已!   3 感受游戏时的快乐   3.1换位思考――捕捉人物个性语言   面对同一种现象,不同的人物会说出不同的语言,即使是同一个人,随着时间的不同,心情的不同,也会说出不一样的话。有一次,适逢下雨。笔者便让学生玩了一个“猜人物角色”的游戏。笔者出示了三句话,让学生猜一猜,说这句话的主人是谁。①“烦死了,又下雨啦,上学又得打着伞了。”②“真是‘春雨贵如油呀’,这下好了,庄稼有救了!”③“耶,下雨了,太好啦!我可以和我的布娃娃一起去‘淋浴’了!”(人物:妹妹、小明、爷爷。)学生换位思考,联系平时人物的语言特征,一下子就猜出了这是谁说的话。让学生揣摩此时人物的语言。长此训练,学生便明白了:只有说出个性的语言,才能使人物真实丰满、个性鲜明。   3.2拍摄回放――捕捉人物动作神态   前几天,听一位教师上作文课《吹泡泡》,课堂上充满了灵动与快乐。伴随着一阵阵笑声的,还有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教师简单地交待了一下游戏的规则,一声令下,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大大小小的泡泡飞上了天空,五彩缤纷,扑朔迷离,教室顿时变成了童话世界。有的孩子抬头往天空吹出一串“小珍珠”,有的孩子低头向桌上吹出一个“小足球”,还有两三个孩子围在一起对吹。教师连忙拿出数码相机,捕获捉小镜头,“咔嚓”一声,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教者再将照片传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神态、动作。此时,教者再来引导学生认识“瞪大眼睛”、“鼓圆腮帮”、“脸胀得通红”“嘴噘成了一个圆”“额头上渗透出了细密的汗珠”等,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3.3潜心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在对面,心隔千里。”这就给写作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其外部表现体现出来。因此,欢其行,察其色,闻其言,都可揣摩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让学生上台表演“羞涩”、“害怕”、“高兴”、“忧伤”等情绪活动,再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用几句话写下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让读者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 捕捉生活中的瞬间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