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体温计的检查法 甩表至35℃以下→同时放入已测温的40℃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取出,读数→误差在0.2℃或以上,水银柱有裂痕者,均不能使用。 3. 体温测量方法 1)目的 2)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自身准备 (4)用物准备 3)操作步骤 (1)口腔温度的测量法 (2)腋下温度的测量法 (3)肛温的测量法 4)注意事项 总结 正常体温:正常值、生理变化 体温 异常体温 发热:概念、分度、热程、 热型、护理 体温过低:概念、护理 体温的测量:体温计的种类和构造 体温计的消毒、检查 谢谢大家! * 主讲人:高盼盼 一、了解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二、掌握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三、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体温 呼吸 血压 脉搏 2. pulse 4. blood pressure 1. body temperature 3. respiration 生命体征(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征候,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体温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部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是怎样形成的? ?体温怎样能处于恒定? ?体温是怎样调节的?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相关知识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产热 散热 糖、脂肪、蛋白质 热能 50%转化 营养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 释放能量 产热 1.产热 (人体以化学方式散热) 增加产热因素 产热主要是由于人体新陈代谢和 骨骼肌运动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相关知识 a.交感N兴奋→代谢率上升 b.甲状腺激素→代谢率上升 c.骨骼肌运动: 寒冷环境中→寒战→产热 体温升高 氧化分解 散热部位:是皮肤(70 %) 、呼吸(29 % )、排泄(1 %) 2.散热 1)辐射(radiation):在低温环境中的主要散热方式 2)传导(conduction):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相关知识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3)蒸发(evaporation):在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 时的主要散热方式。 4)对流(convection):受气体或液体流动速度的影响 (三)体 温 调 节 1)外周温度感受器 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 2)中枢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 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脊髓,包括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1.温度感受器 2.体温调节中枢 1. 正常体温 (四)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0℃(98.6 °F ) (36.3~37.2,97.3~99.0 °F ) 肛温 37.5℃(99.5 °F ) 腋温 36.5℃(97.7 °F ) (36.5~37.7,97.7~99.9 °F ) (36.0~37.0,96.8~98.6 °F ) °F=℃×9/5+32 ℃=(°F-32)×5/9 2. 生理变化:体温波动0.5~1℃内 1)昼夜:2~6时最低,13~18时最高 2)年龄: 婴幼儿>成年>老年 3)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 4)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 5)其他:环境、情绪、药物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体温过高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原因: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体温过高(hperthermia fever pyrexia): 分为四种:(以口温为标准) 发热 临床分级 低热 37.5~37.9℃ 中热 38.0~38.9 ℃ 高热 39.0~40.9℃ 超高热 41 ℃ 人体最高耐热为40.6—41.4 ℃,高达43 ℃则 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超过41 ℃可引起永 久性脑损伤 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