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西文化概论1.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展示“厕所文化”的图片,提出问题:到底什么事文化?我们所要学的这门课程中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文化”含义是否相同? 展示当前社会的“骗子”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于当前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文化诈骗现象进行解读?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课堂。 什么事文化呢?据统计,关于文化的定义有260多种,关于文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这里仅就比较典型的几种看法,跟大家一起分享: 1、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定义文化: Culture,来自拉丁文的cultus,词根为col,也即希腊文中的koa,是农业的意思。因此从词源学分析有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的意义。 文,错画也。化,教行也。“天文也,文化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来看: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本·本尼迪克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本尼迪克对日本人的看法) 3、从文化的构成成分来讲: 1871年,泰勒在《文化的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与文明,广义来说,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 我国的文化学受苏联的影响较深,因此比较认可的定义为: 广义: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独立特性的综合体系,其内涵繁复,为了更好的理解,很多文化学者对于文化系统进行结构,目前比较普遍的是文化系统的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 四个层次说: 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三个层次说: 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及风俗习惯和社会生产方式中诸如畜牧生产、渔猎生产、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生产形态和文化。 社会组织层次:国家的政体与国体、法律制度、政府机构、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 精神意识形态:文化精神取向,诸如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逻辑、民族精神、道德评价等。 文明是与文化: 文明指人类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从广义上来说,文明与文化完全可以等同起来,即把文明理解为广泛意义上的文化,更具体的即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即地域性的)社会历史组合体,包括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与文明的概念相比,文化的概念更注重现实的实践性质,文化是文明形态的实践方式。一般来说文化是具体的、感性的、实践行为;而文明是概括的、总体的、历史的形态;这只是相对的区分,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尺。 文化关注人的精神领域,文明更关注物质领域。 文化表现为民族的差异性,文明看成是使各民族差异性减少的东西。 “中”与“西方” “中”是指中华文化圈,是以中华文化为起源,衍生、发展,并辐射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文化体系。 “西方”作为一个与东方相对的文化形态,主要指以希腊罗马文化为起源,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信仰,以近现代工业为经济模式的文化形态。 地中海文明系统;西欧文明系统;东欧文化系统 中国文化 “中华”之得名,“中”意味居四方之中,“华”本意为光辉、文采,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6、中国的地理特征: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中国作为亚欧大陆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山地、高原、丘陵占据65%,盆地19%,平原仅占12%,复杂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黄河边的河洛农耕文化,草原上的以游牧为主的内蒙古文化,又有青藏高原上诞生的青藏文化。农耕文化在生产力不发达时期的优越性使其成为对于中国文化发展影响至深的因素。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气候变迁引起的文化流动: 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当时欧洲的气候暖和,而蒙古族所生存的欧亚草原面临严重的干旱,于是蒙古铁骑横扫世界。到了成吉思汗之子拔都时代,欧亚草原低温多雨,牧草丰美,拔都重返草原,战争不兴。 王莽:地球气候转冷,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