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西族民俗音乐对民族心理的影响.docVIP

论纳西族民俗音乐对民族心理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纳西族民俗音乐对民族心理的影响.doc

论纳西族民俗音乐对民族心理的影响   【摘 要】少数民族的民俗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特色鲜明。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应。本文立足云南纳西族民族音乐的角度来分析其对于纳西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关键词】纳西族;民俗音乐;民族心理   1、纳西族概民俗音乐的概况   1.1纳西族概民俗音乐的形成。纳西族作为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纳西族是生活在云南省丽江县的世居性少数民族,其民族音乐渗透在每个纳西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纳西古乐。纳西古乐是一种很老的音乐,起源于公元十四世纪,不仅是云南,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   1.2纳西族概民俗音乐的现状。1984年由纳西族的学者宣科和毅庵等古乐演奏家整理重建,成立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并于1988年对外公开演出后,才逐渐为外界所知。纳西古乐虽然古老,在台湾,听过并看过他们演奏的人却不多,当表演工作坊邀请《纳西古乐》来台北演出,并标榜有“最古的乐曲、最古的乐器、最老的乐师”稀世三宝的招牌时,立即吸引大家的注意,不同领域的人都想一窥纳西古乐的奥秘。   1.3纳西族概民俗音乐的演变。纳西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同时,纳西族的民间歌曲有两种形式:叙事歌——唱调子(古老民歌)和短歌、山歌小调(现代民歌)等。通常用《谷气调》、《喂默达》、《四喂喂》曲调演唱。按历史发展的轨迹来分,有狩猎、游牧时期的《热美磋》浓耕以后的《栽秧歌》、《劝牛调》;也有被压迫者呻吟的《喂默达》、《拉伯谷气》。建国后有歌唱共产党、歌颂新生活的《阿丽哩》、《劳喂歌》、《三月和风吹》等新民歌。按类别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习俗歌、情歌、丧歌、儿歌等。   纳西族的音乐曲目众多,合奏曲有《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石细哩”,《丽江古乐》(洞经乐)两套。白沙细乐有笃、一封书、三思吉、叨叨令等十多个乐章,保存至今的有八个乐章。纳西古乐流传至今的曲目有经腔,俗称大调门首,细乐曲牌,俗称小调12首,打击乐曲牌有《起鼓三通》、《八卦尾》、《前五后伍》等6首。使用的乐器有直笛、口弦、伯伯(芦笛)。浑不似(胡钹)、三簧、中音胡、三弦、竹笛、葫芦笙、琵琶、音锣等。纳西古乐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丽江各乡镇都有自行组织的古乐队,宣科先生组织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曾多次应邀到英国、日本、挪威等欧亚国家以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演奏。为弘扬纳西古乐这一优秀民族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建国以后,纳西族的歌曲创作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创作有《玉龙山上开红花》、《纳西姑娘真美丽》、《阿丽哩献给毛主席》、《窝热热唱到北京去》、《木叶声声》、《纳西花华色》。《纳西养花情》、《春光好》、《三月百花开》、睑蜂酿蜜倍甘甜》等一大批歌曲。《山寨夜曲》。《白沙细乐选段仿奏》等器乐曲,《玉龙第三国》等歌剧音乐和《纳西一奇》等交响音乐。并涌现出赵琼芝、孙少兰、赵兴文、和金花、邱正杰等一批歌唱演员。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余崇先。和文光、王铁生、和中、和新民等。   1.4纳西族古乐的作用。从纳西古乐的组成部分来看,或多或少都留有中原音乐的影子,但无论是乐器的演奏技巧还是乐曲谱子的处理上,都有鲜明的纳西族的自我风格。纳西古乐是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纯粹的民族风格使它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借鉴和继承中原音乐的优秀品质使它得以恢宏和博大。纳西古乐更是一种修养身心、敦睦人伦的音乐,那种委婉,超拨的气度使音乐本身早已超越了世间的一切表达成度,把音乐的本质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位置。它的乐声美得使人耳目一新,透过声感听者每每听此乐都会泪流满面,精神得以无限的享受。   2、民族心理学与民俗音乐的定义   2.1民族心理学的定义。民族心理属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必须采用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遵循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过程是一个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熟悉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三种过程。   2.2民族俗音乐的定义。民俗音乐,又称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民间短篇诗歌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或民曲,于国际民间音乐协会之解释定义为“经过口传过程发展起来的普通大众音乐”,也就是该音乐散布过程,纯粹是由演奏者或音乐接收者记录教习,并亲自相传所得。   3、纳西族民俗音乐民族与心理学的联系   3.1纳西族民俗音乐的代表作。进入农耕后产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线歌》、《放牛山歌》、《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