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辩证施护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健康指导 (三)生活起居 1.环境温、湿度适宜,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 2.起居有常,戒烟限酒。 3.保持眼、口腔、会阴、皮肤等清洁卫生。 4.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通过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小组式教育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四)情志调理 1.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增强其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 2.鼓励家属理解支持患者,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 3.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病友活动,开展同伴支持教育,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参与社会活动。 4.应用中医七情归属,了解患者情志状态,指导采用移情易性的方法,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不良习性。 六、健康指导 (五)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1.向患者讲解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应急救护措施。 2.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不擅自停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3.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和糖果、饼干。如运动量增加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时监测血糖。 4.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头晕、大汗、手抖、面色苍白、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意识清楚者立即口服含糖15~20克糖类食物,15分钟后监测血糖;意识障碍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ml。 5.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给予氧气吸入,针刺人中、十宣等穴,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六、健康指导 (六)糖尿病足的预防 1.所有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足部检查,包括足有否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皮肤温度以及有否感觉异常等。 2.预防关键点:定期检查、识别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教育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足的保护;穿合适鞋袜,鞋底较厚而鞋内较柔软,透气良好;去除和纠正易引起溃疡的因素。 3.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下列教育:注意足部卫生,洗足水温在37~40℃,洗后擦干,尤其注意擦干趾间;不宜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直接暖足;避免赤足;勿自行修剪或用化学制剂处理胼胝;穿鞋前先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或异常;干燥皮肤可以使用油膏类护肤品。 4.定期足部穴位按摩,如涌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等。 (七)自我监测 1.学会自我规范监测血糖、血压、体重、腰臀围等,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2.每3个月检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每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脂、尿微量蛋白等。 3.每年至少筛查1次眼底及外周血管、周围神经病变等。 * 消渴的辩证施护 定义: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首见于《内径》。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 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 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 作用缺陷所引起。 消渴的定义 本证主要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化火,消烁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劳欲过度:素体阴虚,复因房室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导致阴虚火旺,上蒸肺、胃,而发为消渴。 消渴的病因病机 1.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 病变的脏腑着重在于肺、胃、肾,而以肾为关键。 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如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滋布,则胃失濡润,肾失滋源;胃热偏盛,则可灼伤肺津,耗损肾阴;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常可同时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亦常相互并见。—阴虚热淫。 消渴的病因病机 2.气阴两伤,阴阳俱虚:本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式微之候。 亦有初起即兼有气虚或阳虚者,多与患者素体阳虚气馁有关。临床上少见。 消渴的病因病机 3.阴虚燥热,常见百证百出:如肺失滋润, 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涵养,肝肾 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盲、 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蕴毒 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内炽, 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 阴损及阳,脾肾虚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成水肿。若阴精极度耗损,虚阳浮越,可见面红、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目眶内陷、唇舌干红、息深而长等症。最后可因阴竭阳亡而见昏迷、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象。此外,消渴发病常与血瘀有关。《血证论·发渴》篇说:“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是以发渴。可以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血瘀的主要原因。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亦可导致血瘀。 消 渴 的 病 因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