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地理上册 6.1 聚落与环境学案 晋教版
《聚落与环境》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认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中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差异。
3.初步学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1.聚落的概念: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 的总称。
2.聚落的分类:聚落分为 和 。
3.聚落的差异:
道路交通
房屋建筑
生产活动
乡村
城市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
1.聚落大多分布在 、土壤肥沃、 、 、交通便利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
2.平原地区,聚落一般呈 状。
3.河流、山麓、谷地,聚落一般呈 状。
4.自然环境往往也影响着房屋的建筑材料、 和 。
5.连线题
东南亚地区 四合院
北极地区 厚墙小窗的房屋
黄土高原 水城
威尼斯 高架屋
北京 四合院
西亚地区 窑洞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能看出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吗?据此:思考建设聚落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达标检测】
1.聚落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交通
2.如图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这样的生活习惯与何种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有关?( )
A. 山坡地区,气候干热
B. 气候严寒,住木屋
C. 气候湿热,人们过着聚居生活,种植水稻
D. 热带干旱,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3.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 )
A.地形崎岖,资源匮乏 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D.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拓展阅读】
中西传统建筑的差异
1.建筑材料的不同
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3.建筑的发展不同
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2课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天气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4 气候(第1课时)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学案 晋教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5.2 民族、语言和宗教学案 晋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 琵琶行教学设计.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香菱学诗》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第8周教学设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应用).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3 吸收作用学案 北师大版.doc
- 七年级地理上册 5.1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学案 晋教版.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第5周教学设计(必修1,Module 3).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第7周教学设计(必修1,Module 4).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政治第6、7周教学设计.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的酸碱性》教学设计.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doc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