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以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徐志摩作品一据粗略统计,民国国文课本选徐志摩作品20篇,入选作品数量仅次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冰心、朱自清、夏?D尊、丰子恺、林纾等学者作家。诗歌选8首。《一小幅的穷乐图》(沈星一《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1册,中华书局1924年版)、《沪杭车中》(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2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五老峰》(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4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再别康桥》(戴叔清《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1册,上海文艺书局1933年版)、《苏苏》(蒋伯潜《蒋氏初中新国文》第2册,世界书局1937年版)、《无题》(赵景深《初中混合国语》第2册,青光书局1946年版)、《车眺》(吴拯寰《标准文选》第1册,三民图书公司1946年版)、《西伯利亚》(王任叔等《新编初中精读文选?语体文》第2册,文化供应社,出版年不详)。散文选9篇。《曼殊斐儿》(郑次川、吴遁生《新学制高级中学国语读本近人白话文选》,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泰山日出》(叶圣陶、顾颉刚《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6册,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我所知道的康桥》(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6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政治与民众》(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2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海滩上种花》(朱文叔《初中国文读本》第3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婴儿的出世》(朱文叔《初中国文读本》第5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想飞》(宋文翰《新编初中国文》第3册,中华书局1938年版)、《西湖日记一则》(谭正璧《国文进修》,世界书局1944年版)、《饿老鹰》(《想飞》片段,余再新《国语新选》第1册,儿童书局1946年版)、《康桥的早晨》(选自《我所知道的康桥》,夏?D尊、叶圣陶《开明国文讲义》第1册,开明书店1947年版)、《济慈的夜莺歌》(《开明活页文选丙种第二》,开明书店,出版年不详)。译作选3篇。英国赫孙《鹞鹰与芙蓉雀》(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4册,新国民图书社1929年版)、英国洛塞蒂《图下的老江》(刘大白《世界初中活页文选叙事诗》,世界书局1933年版)、俄国契诃夫《给高尔基的信》(孙怒潮《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第5册,中华书局1934年版)。徐志摩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4年,鲁迅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2年,冰心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3年。由此可见,徐志摩是较早进入民国白话国文课本的作家之一,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对推动白话文运动起了重大作用。当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新国民图书社、文化供应社、青光书局、儿童书局、上海文艺书局等多家有影响的出版社都出版过编入徐志摩作品的国文教科书,可见其受关注之广,亦可看出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从所选作品体裁看,散文与诗歌大致各半。内容上,散文主要选其写景之作,另有表现民主倾向的《政治与民众》,表达人生理想的《想飞》《海滩上种花》和译作《鹞鹰与芙蓉雀》,礼赞生命的《婴儿的出世》;《曼殊斐儿》是写人的散文,《济慈的夜莺歌》属于诗歌随笔,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所选诗歌涉及题材很广,有表现个人情感历程的《再别康桥》,有单纯描写景物的《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西伯利亚》等,有反映底层穷人生活的《一小幅的穷乐图》,甚至还有悼亡诗如《苏苏》,励志诗如《无题》。可见,民国中学国文课本选入徐志摩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能全面反映徐志摩的思想与才华。这与新中国成立后入选教材的徐志摩作品题材(情感)单一形成鲜明对比。二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其诗作描摹细腻,想象奇特,辞藻华美,韵律和谐,抒情性强,富有音乐美和色彩美。写景散文开阖自如,虚实结合,意象新奇,景随情迁。梁实秋说徐志摩的散文比诗写得好,评论他写文章“任性”,跑野马,却“跑得好”。这一评论,让人想起后来长期统治中学语文界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沈从文的评价是,徐志摩的散文写得“华丽与奢侈的眩目”,诗歌则加上“韵的和谐与完整”。这两点,正投初学读写的青少年所好。思想上,徐志摩的作品贯穿对自由的向往,具有启蒙意义。以上成为徐志摩作品大量入选民国课本并受到师生普遍喜欢的主要原因。下面两段话出自《想飞》,集中代表了徐志摩的思想气质和理想追求:啊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