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热熨在产后乳房肿胀产妇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熨治疗产后乳房肿胀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对92例出现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产妇均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热熨治疗,连续治疗7d。评估两组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硬度及乳汁分泌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治疗后乳房疼痛程度轻、乳房硬度低、乳汁分泌量多 (P0.05)。结论 产妇出现产后乳房肿胀后在接受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应有中药热熨可以更快的改善产妇的症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获得更满意的临床疗效。关键词:产妇; 乳房肿胀;中药、热熨在产后哺乳期的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产妇乳房胀痛[1],不仅带给产妇身体不适,而且直接影响到婴儿的母乳喂养,因此,一旦产妇出现产后乳房肿块胀痛的症状就要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为了获得更快更好的疗效,我院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热熨对产后乳房肿胀的产妇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产科出现乳房肿胀的产妇,入组条件:①乳房中度或重度疼痛;②硬度为Ⅱ度或Ⅲ度;③血常规检验正常;④无母乳喂养的禁忌证;⑤无乳头凹陷,无乳晕、乳头破损及皲裂等并发症;⑥新生儿吸吮能力正常;⑦签署知情同意书。共入组92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7.37±10.46)岁。孕周32-46周,平均为(39.75±8.73)周。经阴道分娩41例,剖宫产5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见表1.1.2方法1.2.1传统的治疗方法[2] 全部产妇均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①50%硫酸镁湿热敷;②每次哺乳前用两手从乳房的边缘向乳头中心按摩;③挤奶或采用吸奶器吸奶。1.2.2中药热熨方法 观察组产妇给予中药热熨的治疗。取两个药袋分别装入细食盐50g和中药粉末75g,中药组成为散结通乳方(炒柴胡、当归、王不留行、木通、漏芦各15克)。产妇取平卧位,将两个药袋放置于产妇的患侧列缺穴位(取穴定位:桡骨茎突的上方,距腕横纹约1.5寸,两手交叉食指尽处),细食盐袋在下,中药粉末袋在上,然后用神灯照射其上进行热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0min,连续治疗7d。1.3观察指标 治疗7d后观察产妇乳房肿块的硬度、疼痛程度和24h乳汁的排出量。1.3.1乳房肿块的硬度:I度为轻度肿胀,触之如嘴唇般柔软;Ⅱ度为中度肿胀,触之如鼻尖般柔韧;III度为重度肿胀,触之如额头般坚硬。1.3.2乳房疼痛程度:将疼痛按程度由轻到重分为0-10分,由产妇根据自己的实际的疼痛感受进行评估。1.3.3乳汁分泌量:计算治疗第8天的24h乳汁的分泌排出量。1.4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13.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情况,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肿块的硬度比较低、乳房疼痛程度得分低、24h乳汁分泌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3讨论产后在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的作用下,产妇的生理方面会发生较多的变化,乳房泌乳是产妇产后生理的重要变化之一。而在产妇为孩子哺乳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出现乳房肿胀的现象。多表现为局部的乳腺肿块,有明显触痛、压痛,触之较正常乳腺组织硬,因淤积的乳汁促进细菌的繁殖并发感染而容易形成化脓性乳腺炎,甚至导致败血症,不仅带给产妇生理方面的痛苦,还因影响哺乳而给产妇带来心理方面的压力。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产后乳房肿胀,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产后乳房肿胀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乳腺管不通导致,传统的治疗[2]多采用局部热敷、乳房按摩、挤奶和吸奶等办法以促进乳汁排出。50%硫酸镁是高渗液体,进行湿热敷有利于局部组织水肿的消退,配合乳腺按摩和挤奶或吸奶,刺激机体的射乳反射,疏通部分堵塞的乳腺管,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乳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的炎症消退,缓解产妇的临床症状。但是,湿敷的纱布因暴露于空气容易蒸发干燥,而且温度不够恒定,另外,乳腺按摩、挤奶或吸奶都因用力作用于乳房而带给产妇疼痛,因此需要找到更有效、痛苦少的治疗方法。本文从祖传中医方面[3-4]入手,利用食盐在神灯热熨下的强穿透作用,将中药置于列缺穴通过经络作用于乳腺,以治疗乳腺疾病。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络穴,具有宣肺通气、疏经活络的作用,乳房位于手太阴经络的范畴,刺激列缺穴可以因疏经活络、畅通乳络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中药漏芦、木通和柴胡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通淋下乳等作用,当归和王不留行可以活血化瘀、消肿下乳。再配以神灯稳定持续的温热作用,进一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扩张堵塞的乳腺管,促使淤积的乳汁排出、肿块消散,解除乳房肿胀、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