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习俗看仫佬族教育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民族习俗看仫佬族教育观【摘要】民族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仫佬族习俗保留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从仫佬族的贺生、节庆、生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对仫佬族人的教育观进行探究,从中窥见仫佬族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婴幼儿良好品德养成、强调读书、注重实践的教育观念以及注重言传身教、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关键词】广西;罗城;民族习俗;仫佬族;家庭教育【作者】阳崇波,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广西宜州,546300【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094―004仫佬族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21.6万人。其中80%以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境内山岭绵延起伏,山地丘陵间有峡谷平原,耕地小片分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耕。除仫佬族外,境内还有汉、壮、苗、瑶、侗等民族居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仫佬族独特鲜活、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习俗,就是风俗习惯。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更是一个民族世界观、人生观的凸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礼仪、禁忌、崇拜等,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所有人。它对一个民族的素质,民族的团结,民族的生存发展,民族的兴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对民族成员的身心成长、家庭关系、事业发展,对民族整体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文明状况所起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仫佬族习俗内涵丰富,保留着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本文仅从仫佬族的贺生习俗、节庆习俗、生活习俗、丧葬习俗等方面探究仫佬族人的教育观。一、从婴儿出生习俗看仫佬族教育观新生命的诞生对任何一个家庭、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婴儿诞生后,仫佬族家庭会举行一系列的庆贺活动,对新生命的到来表达欣喜、接纳与祝福之情,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贺生习俗,主要有报生、三朝、满月和对岁等内容。报生是贺生习俗的开始,指婴儿出生之后将这个喜讯向外界宣布、报告自己家里增添了新生命。仫佬族的报生形式主要是向外婆报生、敬婆王和报人丁(去社庙向社王报丁)。向外婆报告是仫佬族报生习俗中的重要部分。孩子出世后,夫家在第一时间就派人上门向外婆家报喜,外婆接到喜讯后,立即张罗早已准备的礼物:鸡是必不可少的(男丁送母鸡、女丁送公鸡),还有亲手缝制的背带、衣帽,以及甜酒、鸡蛋和黄糖等,用两个小竹箩(仫佬族称走亲箩)装成一小担,兴致勃勃往外孙家赶。随后一直在女儿家帮忙,三朝后,外婆与接生婆、亲家母共进喜宴后才返回家中。在外婆准备的礼物中,背带、衣帽是必不可少的,背带、衣帽上通常都会绣上“长命富贵”的字样和凤凰、蝴蝶、牡丹、梅花等花纹图案。仫佬族认为,人是婆王掌管的花山上的花,花山的花好,人间的人才健康。背带上花叶灼灼,既意味着生命的来历,也是对孩子健康的期盼,希望孩子从小就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与可贵。敬婆王、报人丁也是仫佬族报生习俗中重要的环节。仫佬族俗语:“敬了婆王报人丁”。在仫佬族民间传说中,婆王是掌管人间生息繁衍的女神,人是她花园里的花,生儿生女都由婆王决定。她赐花给谁家,谁家便生小孩;赐红花生女孩,送白花生男孩;她将一株红花和一株白花移栽一处,人间男女便结为夫妇。仫佬族新婚夫妇结婚时要向花婆许愿,如愿生育儿女后,要携酒肉和红蛋感谢婆王。婚后久未生育的,也要到婆王庙祭拜,祈求早日恩赐贵子。生孩子后,还要带上酒肉和一篮红鸡蛋去报丁拜祭还愿。生育孩子后,祭拜婆王,一是感谢婆王,二是希望孩子不忘“婆王”恩德,懂得感恩。孩子出生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临盆水给孩子洗澡,生的是男孩,就在盆里面放一支笔,生女孩则放丝线。笔,是希望孩子长大读书聪明,写得一手好文章。丝线,希望女儿心灵手巧。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民族对求知学艺的迫切心理。孩子出世后还有许多规矩:在三朝内要用父母的旧衣物包裹,男丁用父亲旧衣,女孩用母亲旧衣,意在继承艰苦朴素的作风、勤俭持家,避免长大铺张浪费。还要用一股白棉线系在婴儿的手腕上,祈望孩子长大后不会多手多脚,不偷不盗。给孩子穿白衣襟,白衣襟用的是蓝色或黑色棉线搓成的绳扣。祈愿将来孩子能够黑白分明,头脑灵活。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出月”活动。这天,年轻的妈妈要用外婆送的新背带背着孩子,背带里放一本书,打着遮阳伞,到田垌走一遭。仫佬人认为,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爱做农活,勤奋读书,聪明伶俐。接着背孩子去赶圩,目的是让孩子早早就见世面,见多识广,聪明智慧,不做孤陋寡闻的人。在圩市上买葱买蒜,寓意孩子今后聪明伶俐。最后,还要回娘家拜见外公外婆和舅爷舅娘,与娘家人团聚。仫佬族谚语说:“养崽读书,不如养崽赶圩。”可见,这是一个讲究实践的民族。从婴儿出生习俗看,仫佬族既重视小孩道德品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