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相坐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相坐法   内容摘要:相坐,亦名“缘坐”或“连坐”。指中国古时因一人犯罪而株连其全家、邻里及有关之人的刑罚制度[1]。相坐法视“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2]始。秦亡后,汉虽承秦制,但亦据汉初开国之形势加以改制。相坐法在汉初既是稳定社会秩序之律,也是巩固汉初政权的政治手段,也是盛世“文景之治”出现的基石之一。   关键词:汉初 二年律令 亲属相坐 政治手段   相坐是古代在法家的“重刑治世”思想上制定的刑罚制度,自秦商鞅变法确立为国家法度后,历朝历代沿用不绝。汉初相坐法虽“?h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3],但二者形式、内容却不尽相同。张家山汉简未出土时,汉律亡佚,文献资料缺失,学界皆以睡虎地秦简记载的秦代连坐之制,来推衍汉律的相坐之法。张家山汉简出土后,汉律重见天日。其中出土的简牍《二年律令》更是记载了27种汉律与1令(津关令),而涉及到相坐法的有9个律种及1令。据同时出土的《历谱》所记,《二年律令》实施的最早年代为高祖五年,又因文帝时“尽除收律、相坐法”[4],故相坐法当盛于汉初高祖五年至文帝朝。本文拟就《二年律令》为据,辅之以学界已存之成果,考析西汉前期相坐之法的形式、内容及影响。   一.相坐释义及汉初相坐法源流   相坐,指本人无罪,而因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相坐入刑。“孽非本犯所自作,罪非本犯所自取,缘乎犯法之人罪大恶极,法无可加,因以及其所亲所密而坐之以罪[5]”可见相坐入刑的罪犯,本身未有犯罪,缘乎与犯罪之人有血缘或密切关系相坐获罪。西汉立国之初,彭越、韩信获谋反罪,其三族皆因相坐获罪,被诛[6]。沈家本:“同罚即连坐之事,一家有罪,九家连坐,不论其为亲族否[7]”。更体现了相坐法的实施范围,一人或一家犯罪,不仅坐罪血缘关系之亲族,还坐罪地域关系之乡邻。从《二年律令》中可以看到,汉初相坐入刑范围还有市列,官吏及同居者。据上可以看出,相坐法是在社会组织基础之上,以血缘、地缘、职业等为纽带,坐罪本犯之外的人的刑罚制度。   相坐法作为历朝沿用的法度,有着较长的创制过程。相坐法的形成,发端于军事征伐。征伐之事,必须有严密之制约束与管理将士,并处置败者。故有“师出以律[8]”“刑始于兵”的说法。远在氏族社会之时,部落抑或氏族相互征伐,落败的氏族族人不论是否参战,都会被获胜氏族诛杀或强掠为奴的习俗。这一习俗带有相坐的一些内容,是后世相坐法的渊流。到西周、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相坐的规定。如《春秋繁露?王道》:“市民比地为伍,一家亡,五家杀刑。”[9]这是春秋时梁国实施的防止民户逃亡的伍邻相坐法令,一家逃亡,四邻坐罪,处杀刑。战国时代的《法经?杂律》:“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及“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妻氏”[10]载明了左右辅丞者因丞相受贿相坐而处死刑,此法可视为官吏职务相坐法;而对于杀人犯,本犯处死,将其全家人没为奴婢,还株连妻氏,这是典型的亲属相坐。相坐之法的完善与确立为一国之法度,始于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11],并将之确立为相坐之法的原则。为行相坐之法,商鞅在秦国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组织,如“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12]按照军事组织形式将百姓统一编制,五家为保,十保相连[13]。秦统一六国后,相坐法的范围越来越大,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14]。汉初,“法令稍定而合古便今者”[15],既承秦法,又有创制。故相坐法应发端于氏族部落时代的征伐之事,在春秋战国的得以创制与发展,经过秦朝的发扬光大,到了西汉前期,相坐法已较为完善。   二.《二年律令》中相坐法的体现   相坐法在《二年律令》中的9个律种及1令中都有涉及,甚至于一个律种中存在几种相坐,可见相坐法已成为汉初统治者稳定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亲属相坐法   《贼律》首条:“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斩。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其坐谋反者,能偏捕,若先告吏,皆除坐者罪。”此律对“反叛”和“降诸侯”、“弃城”等危及中央政权的罪行施以极刑,如城邑要塞的驻军将士反叛或投降于诸侯,或在诸侯来攻时弃城,上述罪行与谋反者同罪,本犯腰斩。其父母、妻儿、兄弟姊妹[16]等亲属,无论年龄大小,皆相坐,处死刑。   《贼律》:“贼杀伤父母,牧杀父母,欧訾父母,父母告子不孝。其妻子为收,皆锢。令毋得以爵偿、免除及赎。”本条律令是惩治危及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罪行。凡犯有杀父母或伤父母的罪犯,或者被父母控诉不孝罪的罪犯,其妻子坐以锢刑,即被监禁而丧失人身自由的刑罚[17],并无法以爵位或财物抵罪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