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范》中看唐太宗的人才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帝范》中看唐太宗的人才观   内容摘要:用人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孟尝君能用“鸡鸣狗盗”之徒,金蝉脱壳,成功躲过杀身之祸;出身卑微的刘邦文能用萧何、张良,武能用韩信,终从一无名小吏变成了大汉王朝的高祖皇帝。曹孟德善于识人、用人,终于削平中原,一统北方,袁绍不善于用人,导致官渡之败;同样,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   关键词:帝范 唐太宗 人才观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管理体制与建国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从保守到灵活、从闭关到开放、从模仿到创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许多飞跃的变化,进入了一个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大、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新常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变革的时代,重温历史,在为古代帝王的先知叫好的同时,对于我们今天新常态下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中国历史的发展,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关于人才的学问则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得一人而得天下,失一人而失天下。”孟尝君能用“鸡鸣狗盗”之徒,金蝉脱壳,成功躲过杀身之祸;出身卑微的刘邦文能用萧何、张良,武能用韩信,终从一无名小吏变成了大汉王朝的高祖皇帝。曹孟德善于识人、用人,终于削平中原,一统北方,袁绍不善于用人,导致官渡之败;同样,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翻开《新唐书》、《旧唐书》,翻开一些关于贞观之治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独特的人才观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   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故舟航之绝海也,必假桡楫之功;鸿鹄之凌云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为国也,必藉匡辅之资。故求之斯劳,任之斯逸。照车十二,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此乃求贤之贵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认为,统治者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凭借匡辅大臣的帮助。他认为,一个国家即使有许多珍奇异宝、成千累万的黄金也无法与朝中人才济济相比,无法与朝中有一个能治国安邦的宰相贵重。   魏征出身寒门、早年落魄,隋末风云变幻,曾数易其主,后被李建成收用,曾经提出过要尽早铲除秦王李世民的建议。玄武门事变,魏征成为阶下囚,唐太宗欣赏他为人耿直、才华出众,不仅没有给其处罚,反而委任其要职直至侍中。如此的大度,在封建帝王之中实为罕见。魏征也没有辜负太宗的厚望,频繁劝谏,使其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也成就了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正是唐太宗认识到了人才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即使有再大的仇恨也兢兢业业,从国家的大局出发惜才、爱才、护才,这一点在贞观之治的形成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治国的关键在于用人   在《帝范》中唐太宗说到“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故尧命四岳,舜举八元,以成恭己之隆,用赞钦明之道。是明君旁求俊?V,博访英贤,搜扬侧陋。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昔伊尹,有莘之媵臣;吕望,渭滨之贱老。夷吾困于缧绁;韩信弊于逃亡。商汤不以鼎俎为羞,姬文不以屠钓为耻,终能献规景毫,光启殷朝;执旌牧野,会昌周室”。他认为,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宰相,对天下治乱兴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等待忠正贤良的人士来担任。宰相任命得合适,国家自然安定。所以古代的圣王尧任命四岳之官统领诸侯之事,舜举荐德才兼备的八元教化民众,以此促成他们身居王位却拱手而治的庄重尊严,用来辅佐他们实施其英明的治国策略。   王船山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高度评价了贞观时期人才济济的盛况。贞观能臣为“贞观之治”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中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与用人策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唐太宗不仅认识到了人才的总要性,而且本着“唯才是举”的原则用人。翻开《新唐书》、《旧唐书》,贞观时期的能臣如马周、戴胄、杜正伦、张玄素、芩文本、侯君集、张亮等等无一不是出身寒门而被提拔重用的。另外,唐太宗则实行有别于历代重汉轻夷的匡正为不贱夷狄的民族政策。史实证明,太宗对汉族名将的信用不乏其例,难得他对夷族名将也是倾心信用。   三.倾听智囊集团的意见建议。   唐太宗在《帝范》中说到:“ 士之居世,贤之立身,莫不戢翼隐鳞,待风云之会;怀奇蕴异,思会遇之秋。”他认为,儒士居于人世间,贤良立身于社会之中,全都犹如息翼隐鳞,等待机会到来的时候做展翅高飞九万里的鲲鹏。他们隐居在全国各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阶层,身怀治国安邦的智谋,深切的关注着这个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期待着被君主发现并得到垂青、受到重用的那一时刻的到来。   从617年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到626年李世民登基称帝,前后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智慧才能和政治见解。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