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赏析中享受美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诗歌赏析中享受美感.doc

在诗歌赏析中享受美感摘 要:中国诗歌真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为避免在高中课堂中受到条分缕析地肢解破坏,应努力引导学生从朗读、想象、形象、情感等方面充分领略诗歌原有的美感,让诗意充满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关键词:诗歌;朗读;想象;形象;情感;美感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38-0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华古诗文记载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史,荟集着儒、道墨等诸家的深刻思想,这些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蕴涵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更有那些经过诗人千锤百炼的语言及富有美感的画面,往往会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因此,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美的情愫,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一、在朗读的投入中领略韵律美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古典诗词更是语言的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炼生动;要创造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的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首先必须得力于语言的表现。但现实却因为升学压力的影响,多数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具体实施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只将眼睛紧紧盯着考纲考点,肢解文本,分析得面面俱到,却意识不到诵读教学对学生人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中学生的诵读水平普遍不高。诗歌有其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表现于意境,外在美表现于韵律。古诗文的语言由于非常讲究声音的高低、长短、疾徐、抑扬、顿挫及其变化,所以原本就有一定的音乐性。而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正是吸引我们朗读的地方。所谓韵,是某种音韵的不断反复造成的一种回环复沓之美;所谓律,是不同声调的交替变化造成的一种抑扬顿挫之美。韵,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代表美好的事物。律,是古代校正音乐的标准,“律”还有规范规则的意思,那么“韵律”便可以理解为:能够将文字排列得更加和谐美好的规范。这种“规范”在历代诗人词人的创作中属于基本功。他们通过经年累月的学习和时代良好的氛围让韵律成为诗词创作的一种习惯和根本,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韵律并不会成为让他们束手束脚的镣铐,相反还能相得益彰,运用得好便能成为结合文字和思想最完美的纽带,让一首诗或一首词在抑扬顿挫的语感中带给人无限美的享受。二、在想象的画面中陶醉意境美德国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俄罗斯的别林斯基说:“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清人方东树说李白的诗歌是“发想超旷”,陆时雍说李白是“想落天外”。诗人艾青说:“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诗人就无法在理想的天空飞翔”。浪漫主义诗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只要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古风》十九,李贺的《梦天》、《李凭箜篌引》等即可深知。其实,现实主义诗人也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杜甫的《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洗兵马》,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关于音乐的描绘,《长恨歌》中临邛道士对海上神山的搜寻,元好问的《客意》等,之所以成为名诗、名句,与其中的想象力发挥关系极大。著名学者王富仁曾经说过:“诗不但要读,还要冥想。”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诗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三、在营造的形象中体悟人格美诗歌中的形象,既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一个成熟的伟大的诗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写照,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则能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孤独的封建士大夫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又如杜甫的《登高》,塑造了一个年老多病、世事艰难、襟抱难开的潦倒的诗人形象;陶渊明的《饮酒》,通过几幅闲适恬静的农村生活画面,勾画出一个厌恶官场、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四、在浓挚的情愫中感知思想美“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诗歌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在那精炼的语言中寄托了作者丰富的感情。诗人创作往往是“情动于衷,而言于外”。如,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先描绘了七种事物,黄莺、红花、绿树、山村、水乡、酒旗、春风,这些凝成“江南春景”图,后面接着又写了楼台、寺院等,这样描写,使江南春天的优美景色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这不但美不胜收,而且给人以启示和联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