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与保护研究.docVIP

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与保护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与保护研究摘 要: 文章阐述了汉化效应的内涵,从语言、服饰、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桑植白族游神等侧面,指出了桑植白族文化在强势汉文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步消亡,提出了制订桑植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规划、开展研究汉文化下桑植白族文化保护机制的基础研究、树立桑植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等建设性应对保护策略。关键词: 桑植 白族文化 汉化效应桑植白族并非桑植的土住民族,而是南宋末期宝?v年间,因战争从云南大理辗转而来,迄今700余年。桑植白族始祖为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等人,现已发展为13万余人,谷、王、钟、熊、李为主要姓氏,分布于桑植的7个白族乡,即芙蓉桥白族乡、洪家关白族乡、马合口白族乡、刘家坪白族乡、瑞塔铺白族乡、走马坪白族乡和麦地坪白族乡[1][2]。1.汉化效应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文化会冲击包括白族文化在内的边缘化弱势文化。汉化效应指的是汉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如长期生活在汉语地区的少数民族,其语言、服饰、食物、建筑、节日、习俗、宗教信仰等逐渐被强大的汉文化同化,本民族的文化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步消亡。桑植虽然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但多数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已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服饰、符号等元素,生活习惯与汉族无异。白族散居在桑植境内,白族文化和土家族文化一样,面临“灭顶之灾”的危险。2.桑植白族文化的汉化效应2.1语言。桑植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特点是发音刚强、保持入声。从现代白语的词汇看,在白语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并保存汉语入声字读音急促的特点。如头称为“tè”,口称为“kè”,手称为“shě”,脚称为“jué”,大称为“dài”,买称为“mǎ”,门口称为“kètè”等;对于白语词库中没有的现代词汇,如汽车、洗衣机、飞机等,白语表述与汉语无异。在汉文化统治的当下,白家子女(自称“白子、白妮”)从幼儿园至工作,接受的都是汉文化教育,说的都是汉语,因此他们一生中用得最多的是汉语,仅在与家人通话时才说白语。如此发展下去,若不加以保护,则用不了多久,土家语的今天就是白语的明天。2.2服饰。桑植白族崇尚白色,所以白色是服饰的主体色,再辅以其他颜色加以点缀。如桑植白族男子常着白对襟衣、外罩黑领褂,妇女则身着白上衣、红坎肩。现状是桑植白簇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大人小孩都身着汉服,根本看不到身着民族服装的桑植白族人,哪怕到桑植白族的居住地也如此,仅在重大节日、宗教活动等情形下才得一见桑植白簇服饰。在多数情况下白族服饰仅作为一种表演服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从服饰上已难分别桑植白族与其他民族,汉文化的汉化效应可见一斑。2.3宗教信仰。桑植白族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特别崇拜本主(即本地之主),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本主庙。本主节是桑植白族的重大节日,要举办唱歌跳舞、舞龙耍狮进行庆祝活动。此外,桑植白族还信仰三元教(三元即阴历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就信仰而言,桑植白族与云南大理白族区别不大。不同的是,桑植白族的这些宗教活动多以宣传为目的,颇有炒作之嫌,原始的味道在汉文化的冲击下已经荡然无存。2.4民居建筑。桑植白族民居散杂于被彻底汉化的土家族、苗族聚居的地方,因自身文化处于弱势地位而自然地吸收、融合周边汉民族的建筑文化。在建筑风格上,桑植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为幕檐转角式民居,与“三坊一照壁”的大理地区最普遍的民居大相径庭。在装饰艺术上,照壁、大门、彩绘和雕刻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中最典型的四大空间装饰要素,尤其照壁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元素,而桑植白族民居中已经很少修建在大理民居中有重要地位的照壁。又如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为较具象的实物,如喜鹊、仙鹤、公鸡、荷花、牡丹花等元素,桑植白族民居要么图案简单,要么没有图案。2.5桑植白族游神。桑植白族游神是为了纪念祖先、教育后裔不忘祖德而创造的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民族文化活动。游神活动有三个环节:一为游神(即抬本主神像游行),期间要由本主唱拜祖词(一拜祖先行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家住云南喜洲睑,苍山脚下有家园,忠勇义士人皆晓,洱海逸民万代传。),行至空旷处大家一起跳杖鼓舞并唱《白族儿女跳起来》山歌(东边一座祥云起,西边一座紫云开,祥云起,紫云开,白族儿女跳起来!);二为娱神,即将本主神像抬到各家各户门前,白族各家各户必燃放鞭炮迎接;三为赛神,即将本主神像停放在广场,人们围绕本主神像尽情地唱歌、跳舞、呐喊。受汉文化的影响,桑植白族人的精神信仰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开始对原始祭祀活动淡视与冷漠,桑植白族游神已然成为一个赶集(相当于北方的庙会)载体,处在一个自生自灭的濒危状态。3.桑植白族文化汉化的最本质原因3.1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桑植白族文化客观上必须融入当地汉文化之中。桑植白族自迁入桑植后,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必须与当地的各民族文化相融合。在与当地各民族文化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