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造考试指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大地构造学:研究地壳及岩石圈形成演化的一门地质学分类研究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研究内容:变形研究第一章1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构造演化(3600-2500 Ma): PA 3.6-3.2Ga 迁西期 MA 3.2-2.8Ga 阜平期 NA 2.8-2.5Ga 五台期 2太古宙地壳总的来说以低级变质的花岗---绿岩带和高级片麻岩区为特征3地壳的形成多在前寒武4中国太古宙岩石分布区可分为两种类型区域:麻粒岩---片麻岩与绿岩带5太古宙高级地质体特征:高级地质体主要由石英长石片麻状混合岩组成,不同程度的含有麻粒岩相岩石,另外还有一些数量不等的少量表壳岩石,优势应力为近水平的剪切应力,主要产生逆冲和伏卧褶皱,其年龄范围可贯穿太古宙始末6地体:以断层为边界的区域地质实体 7克拉通:指的是陆壳达到稳定状态,并在以后的地质时期内很少再受到构造变形的地区 8克拉通化:指地壳进一步固结硬化到大陆地块的形成9克拉通化的主要方式:侧向增生(垂向增生)10古陆壳位置:蒙陕陆壳11板块构造认为,地壳演化遵循增长—联合(俯冲—碰撞)--分裂—再分裂的反复循环,称之为威尔逊旋回第二章1大陆壳与大洋壳的区别:大陆壳:(传统:上,界面康氏面v≈6.4m/s);采用上(5.9~6.3m/s)(6.4~6.7m/s)?下地壳(6.8~7.6m/s)地壳均厚30~38km,30~80km大洋壳:三层:沉积层(2.2m/s)(5.2m/s)?席状岩墙(6.7m/s) 2岩石圈:软流圈以上,地球上部的固体圈层称为岩石圈3中国的壳幔结构:A以贺兰山-龙门山为界的东西差异以西昆仑-阿尔金-祁连-横断山弧为界的南北差异;B东部三条重力异常梯度带:琉球群岛-台东-东;浙江-福建沿海;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昆仑-阿尔金-祁连-横断山4中国地壳有结构性质不同的五个板块组成:青藏板块5大地电流:地球表层存在的循环电流6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克拉通:平缓单调正异常;造山带:狭长或链状正负异常;断裂带:带状的低负或高异常;大陆边缘:异常支离破碎,变化范围很宽;大洋磁场:存在线状或曲线状磁异常条带7热传导的主要方式:对流8全球热流的基本特征:平均值洋与陆壳相当();高热流区主要是:大陆热流变化9我国岩石圈热结构特点(大地热流)深部东高西低;MOhO面温度西高东低10PTt轨迹反映某以变质岩石从其变质历史的开始到地表出露所经历的压力()()变质条件的连续变化过程11岩石圈(地壳)动力学:膨胀收缩;地幔物质的分异与对流;重力均衡;地球自转;星级作用 12重力异常: 自由空气异常 布格异常 均衡异常:三种异常的关系:完全补偿;均衡异常=0,边缘渐大完全无补偿;均衡异常趋于正最大值不完全补偿:三个异常趋于某个正或负值 13壳幔非均一性与对流…………………第三章1造山带:在造山旋回中因褶皱和其他变形作用形成的线状延伸地带2造山带特征:①造山带是地壳的缩短带 ②造山带广泛发育蠕变③造山带有广泛的变质作用发生,岩石组构发生改变④造山带有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广泛的热参与⑤造山带沉积以非史密斯地层为主⑥地壳中参与造山作用的主体是硅铝层陆壳物质,洋壳物质以残留体形式存在,在造山带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或根本就没有3全球造山带分布特点:沿古老的稳定的地块分布接这些相邻的地块分为:陆缘造山带全球:环太平洋带—蒙古带4中国造山带的分布:a:走向——近东西向 b:时代——古生代 c:分为:天山-兴蒙造山带-滇西造山带5造山带的基本类型:(1)板内(克拉通)型:形成于板块内部,依据基底的性质又可分为古克拉通基础上的板内造山(如燕山型)和显生宙造山带基础上的板内造山 (2)碰撞(被动大陆)型:在汇聚板块边缘由板块碰撞作用形成的造山带(3)俯冲(主动大陆)型:在汇聚板块边缘消减带上形成的造山带6造山带的基本结构:a:弧前体系:俯冲杂岩b:弧后体系:火山弧之后的半封闭盆地或盆地系列,弧后盆地据活动情况分为:活动的(是否经历伸展扩张形成新洋壳);不活动据热流值高低分为:正常c:被动陆缘体系:火山型(红海)(塔斯曼海) 7被动陆缘的沉积与火山建造总的趋势是:由大陆的;火山组合由偏碱性8俯冲造山带分为:海沟前进挤压型(安第斯型)(马里亚纳型)(莫克兰型)9碰撞造山带由高原分为:上驮型10逆冲带特征11上驮与挤出型基本特征:地壳与岩石圈因挤压而增厚;冷的俯冲岩石圈向下插入热而‘轻’的软流圈中;岩石圈拆离沉入软流圈,同时被加热引起地壳上升;岩浆活动与碰撞及岩石圈拆离有关;⑤挤压背景下存在局部拉张 12克拉通内造山带与板缘造山作用的区别: 发育于稳定的克拉通内或板块,而板缘造山带仅涉及盖层13克拉通内造山带特征: A 横切克拉通边缘,深入并消失于克拉通内部 B 没有标志残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