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21例报告
摘要: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应用于肺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应用于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本组21例均全部顺利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胸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二次手术及严重并发症,持续漏气1例(胸腔引流时间≥5 d),肺复张后予高渗葡萄糖灌注后愈合。6例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随访2~23个月,均未发现复发、转移。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79.6±20.5)min,平均出血量为(60.2±40.5)ml,平均引流时间为(3.2±0.5)d,平均住院时间为(7.1±0.4)d。术中钉仓使用平均(4.3±0.8)。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对肺功能较差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部不适合性肺楔形切除良性病变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疾病;效果
本文以我院21例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共开展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56.6岁。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肺部高分辨增强CT检查,对疑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均行头颅MR,上腹部C及全身骨扫描等检查除外远处转移。肺功能检测FEV11.0L 7例。病变分布右肺下叶背段5例,右肺上叶前段1例 ,左肺下叶背段6例,左肺上叶舌段5例。左肺下叶基底段3例 ,左肺上叶尖后段1例。术后病理:腺癌5例,鳞癌1例,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4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肺囊肿1例,曲菌球病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胸腔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具体实行的手术方式为:右肺前段、左肺尖前后段(固有段)切除各1例,左肺下叶基底段切除3例,右肺下叶背段及左肺上叶舌段切除各5例,左肺下叶背段切除6例。
1.2方法 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腰桥部垫高折刀健侧卧位,常规三孔法胸腔镜手术,第7~8肋间腋中线1.0cm切口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第4~5肋间腋前线2~4cm切口为主操作孔,第7~8肋间肩胛下线2cm为副操作孔,主刀站于患者腹侧,手术的流程基本按胸腔镜单项式肺叶切除的顺序,在 的根部进行解剖,朝一个方向逐渐推进,一次解剖暴露于手术野最浅的结构,一般顺序为肺段血管,段支气管,最后处理肺段间的连接。较细的血管分支采用丝线结扎或Hem-o-lok,粗的肺段血管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白色钉仓离断,段支气管采用蓝色钉仓切断,离断段支气管前常规临时夹闭,嘱麻醉师膨肺再次确认拟切除的靶段,沿着膨胀保留段肺与萎陷的靶段肺形成的自然分界线,根据肺组织的厚薄,选择绿色或蓝色的钉仓切断段连接之间的肺组织。式按照解剖性肺段切除法进行,根据肺裂发育及肺段的实际情况,决定支气管、肺段经脉、肺段动脉手术处理顺序。
解剖游离部位应选择肺实质处四周,尽量使手术符合骨骼化的原则,分析结构走向,得到确认后,采用2.5cm钉高的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白色钉仓)进行肺段经脉处理,同时处理肺段动脉,采用3.5cm钉高的腔镜直线切割缝合器(蓝色钉仓)进行支气管处理。若患者为肺癌,必须确保手术切缘与肿瘤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cm,预留足够的距离,若手术需要,可对肺段周围的肺组织进行切除或扩大处理[2]。4例患者在进行手术前经诊断确诊为转移瘤,2例患者因肺功能较差,直接采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对肺段组织进行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测;其余13例患者先进行楔形切除或穿刺活检,在手术过程中,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进行肺段切除术治疗;3例肺癌患者,先进行叶间、肺间及肺门淋巴结采样,然后再进行快速冰冻,通过病理切片检查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肺段切除术治疗。对于恶性病变患者,肺段切除术结束后,应对系统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采用超声刀或电锯等手术器械完整切除各组淋巴结,包括周围组织等。
手术结束后,应嘱咐患者尽早活动,若患者的肺质量较差,或出现术后肺漏气情况,可采用碘伏消毒液冲洗胸腔,通常情况下,引流量大于150ml,当引流液呈较浅颜色,无漏气现象时,通过常规胸片检查确认患者肺复张情况良好,此时可将胸腔引流管拔除。
2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无1例患者转开辅助小切口或转开胸治疗。患者手术时间为121~256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79.6±20.5)min,术中出血量为105~294ml,平均出血量为(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