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
李玉珍 HYPERLINK .tw/FULLTEXT/JR-MISC/misc96089.htm \l *#* [*]
新史学第七卷第四期(1996.12)页199-222
页l99
本文主在引介近二十年来研究有关佛学与女性之英文著作。在这一勃兴的领域中,许多研究者本身即是佛教的信仰者。以是,她们将其宗教经验带入其学术研究中,而使她们和以往以经典或佛教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有了相当的区隔。这些研究大体着重在几个议题:一、佛教中的女性形象,二、比丘尼教团史,三、比丘尼的生活世界,四、女性主义与佛学。将信仰与学术结合所形成的佛教的女性主义研究,也反映了目前全球女性在提升其宗教角色上的努力。
关键词:女性主义 佛教史 宗教经验 比丘尼
一、引言
佛教之女性研究已经在美国佛学研究中,成为一重要领域,并与其他女性研究互相呼应。以其代表学者 Rita M. Gross 为例,一九九五年春天,美、加学者针对 Rita 所著《父系制度后之佛教》(Gross, 1993)一书于多伦多展开三天的研讨会,广泛地讨论此书之理论架构与相关
HYPERLINK .tw/FULLTEXT/JR-MISC/misc96089.htm \l [*]#[*] *美国康乃尔大学东亚系博士候选人
页200
课题。此举不仅肯定 Rita 的学术地位,也显示佛教之女性研究所受到的重视。
这一新领域有两个重要的特质:一是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一是重视女性的宗教经验。各种理论的借取与科际整合,原本便是女性研究一个重要的特色,佛学中的女性研究,亦不自外于此一潮流。但重视宗教经验的研究,在佛学界中则是一新的现象。Nancy A. Falk 发现,越来越多的佛教学者倾向于将自身之修行体验与学术研究结合。这一现象使得目前的佛学研究,日渐脱开以往以经典或是以佛教体制为主的研究取向,转向宗教经验的层面求索,尤其是女性学者更视女性经验为建构宗教史的重要因素(Falk, 1996)。原本宗教学者即假设宗教情感为一普遍存在之人性,参与宗教活动所产生的体验,才是直接激励信仰者投入的主因。对信仰者而言,宗教的社会功能为何,并非信仰者所关注。宗教的功能乃是学者观察研究所得的论断,宗教的参与者既未直接体验,也无从认知。以往重视宗教功能或是经典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宗教活动中真实存在的主体──信仰者本身。
对于研究宗教中的女性议题而言,结合宗教经验的取径,更为重要。女性在宗教史上为沉默的多数,长期隐没在经典与历史传统之外,以宗教功能或是经典的研究取向,往往无法发掘女性的宗教存在。因此,透过女性经验来建构女性的宗教生活史,成为宗教中女性研究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这些女性宗教学者的公开表白其信仰,不仅反应她们的自觉,亦代表一个重要的学术潮流。
本文将以此新兴的学术领域为焦点,首先介绍佛教女性研究中之重要议题,然后分析其社会背景与历史意涵。限于笔者的学力,本文例证将偏重中国佛教的研究。
页201
二、转女身成佛──佛教经典中的女性形象
转身(pariv.rttavya~njana)是佛教经典中一个非常普遍的主题,菩萨借着神通显现各种身份。其中尤以从女身变成男身,然后立即证道(不是于下一轮回)的转身主题最具争议。如果女身无法证悟,是否意味着女性无法成佛?此外,瞬间转换性别的特别设计,其意义为何?以(妙法莲华经)中龙女转身证悟,和《维摩诘经》中天女和文殊师利互换性别为例,转女身可以有两种极端的解释。一为女人不能成佛,因女身污秽、业重。一为连非人之龙女都能成佛,可证性别之见,乃是一种因分别心所起之偏执,是以女身不碍成佛。转换性别只是颠倒既有的性别身份来破除偏执。
Diana M. Paul 认为转女身的概念,多少贬低了女性的宗教地位。她分析大乘经典中的女性形象,发现有些经典根本反对女性可以成佛,净土系的佛国中不现女身,便是一例。至于能够转身证道的女菩萨都是属于位阶较低的,唯一例外是观世音菩萨。但是观世音菩萨在唐末以后的中国佛教以女性形象受到尊崇,其原因相当复杂,不必然和女性解悟有关(Paul, 1979)。
Paul 认为这些大乘经典对女性的观点延续了部派佛教歧视女人的态度。从部派佛教中可知早期僧团视女身为欲念的化身,代表俗世的力量,威胁僧团的清静。女性出家修行破坏了当时的社会以父系为主的家庭结构,因而不受鼓励。Paul 认为印度此一性别区隔的父权社会和后来的中国父权社会都趋向于贬低宗教女性的成就和地位,因而与佛教平等救济的教义无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此外,不论释迦牟尼佛的性别或是成佛所现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都显示男性性象征,因而 Paul 认为「女身」本身就是较劣势的形象。
页202
Paul 的观点并未解释大乘经典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概况复习2 US.ppt
- 20130227美国地理 下.ppt
- ASUS BM5220 Sales Kits-20090210.ppt
- 新职业英语IT英语Unit5 Sales of IT Products II.ppt
- Chapter VIII.ppt
- 会计科目转工具.ppt
- 会计管理信系统1-2.ppt
- 会计系统管.ppt
- 5. Brief Study on Cluster.ppt
- 1001PX Saleskit-100423.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最近下载
- 结题报告高中物理小课题.PPT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2024《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6000字.docx
- 无线网络优化模考试题(附答案).docx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四章 国土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2).doc VIP
- 工厂消防安全设备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海绵城市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doc VIP
- 巴黎奥运樊振东乒乓球故事介绍【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 A Day with Monster Toon课件 .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