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对比 篇章层 第四次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汉语对比概论作业纸(4):篇章层对比 班级 10翻译 学号 姓名 标题 篇章层对比 日期 阅读下列参考书籍中有关语篇对比的章节,撰写读书报告,不少于2000字 1. James, Carl. Contrastive Analysis.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Chapter 5 2. 柯平. Contrastive Linguistics(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Chapter 6 3. Scollon, Ron(et al). Contrastive Discour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A Critical Appraisal(汉英篇章对比研究).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 萧立明(编著). 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Translation(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Chapter 7 5. 萧立明 著. 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Translation(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第2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Chapter 7 6. 蔡基刚(编著),《英汉写作对比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篇章篇 7. 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程晓堂,《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9. 高远,《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第六章 10. 郭纯洁,《英汉语篇信息结构的认知对比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五篇第18-20章 12. 黄勇(主编),《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第八讲 13. 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第八章 14. 罗选民(等),《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5. 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篇 英汉语篇对比 第一至二章 16. 莫爱屏,《话语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四章、第五章、第九章 17.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第六章第三节,第十一章 18. 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六章 19.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 秦洪武 王克非(著),《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五章 21. 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第四章 22. 邵志洪,《英汉对比翻译导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第八章 23. 王武兴(主编),《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四章 2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5. 许余龙(编著),《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第六章 26. 许余龙(编著),《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六章 27. 许余龙(编著),《对比语言学》(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第6章 28. 杨丰宁(编著),《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三章 29. 杨 玲,《汉英篇章结构对比研究》,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0. 张 今 张克定,《英汉语信息结构对比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31. 张良军 等 (编著),《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第九章 32. 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以下问题: 1. 试讨论“意合”和“形合”的含义。 2. 汉英语“指代”街接手段有何异同? 3. 指称照应、替代照应之间有何差异? 4. 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在指示方面有何差异?举例说明。 5. 试列举出英汉语中更多的语法衔接手段。(提示:参考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第六章) 6. 试论语序在汉英语中的街接功能。 7. 对比两国语言,为什么只进行微观对比(即语音、词汇、句子)是不够的?(宏观对比即篇章对比) 8. 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