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没有绝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上本没有绝路   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让我们有路可走,自由自在,内心充满快乐,不必为身内身外的一些事扛上众多的枷锁。只要心中有路,世上又如何没路呢?且等看尽繁花,珠帘落下。   ◎海爷   在爱情成了奢侈品的年代,有一种幸福是与你同生共死。   年轻的时候,他会做衣服,是个成衣匠,在长春桃园路一带的妓院里,给女人们做衣服。小时候我们叫他海爷,那时候就觉得他挺老的了,大概50多了吧,驼背,瘦小,满脸刀刻一样的皱纹。而他的妻子,是个短粗胖的女人,一口龅牙,突出的眼珠,说话声音嘶哑,也是满脸的皱纹。这样的一对夫妻,可算是挺搭配,绝对不是郎才女貌。他们的日子过得还行,比一般乡下的人好过,因为海爷衣服做得不错,身上总是挂着个米尺,谁家裁剪个衣服,总是找他。   当年,长春解放后,海爷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领着一个女人回到了老家。这女人,是从妓院赎出来的,只知道海爷给妓女们做衣服,他们如何有了接触并如何产生了爱情不得而知,总之他倾尽所有把她领回了家,从此就是一生。   因为当过妓女的原因,女人的身体出了问题,不能生育了。但是他不在乎,对她很好,拿她当个宝贝一样。女人总是梳着光光的头发,尽管并不好看,但很干净。过了些年,他挑了兄弟家的一个孩子过继来,挑的是兄弟家最好看最聪明的那一个,兄弟家穷,弟媳早亡,这孩子跟了大爷,从此命运也就有了改变。然后他又领养了个女儿,是个苏联遗孤。   一个妓女,一个苏联遗孤,一个过继的儿子,加上海爷,成了一家人,过起来,都认认真真的,跟别人家没什么区别。   蓝色的窗棂,向北开着的窗子,后期还有个简易卖店,这是我少年时期对海爷家最深刻的印象。   随后的若干年,是我异乡的漂泊。但是他家的情况也都是知道的,儿子长大后学了修理摩托车的手艺,进城开店,过得挺好,女儿嫁了人,一直生活在附近,他们一辈子并没有拖累到儿女,倒是为儿女付出了不少,照顾大了外孙子还有外孙女,儿子还算孝顺,总有钱拿回来,希望姐姐照顾好父母。   一生就这样过着,渐渐走到了尽头。海爷转眼80多岁了,大家说他这一辈子,一顿最多能吃半小碗饭,也活得这么久,挺奇迹的。两个人相守着,并没有看见谁对谁有多好,只是未曾见也未曾听说过他们打架,拌嘴也没有过。这么说吧,没红过脸的感情。   上些天,先是老太太倒下了,过阵子瘫痪了,翻身不得,只能一天天等待死亡。在老太太没瘫痪的时候,海爷还正常生活,吃饭。老太太瘫痪的第二天,他突然拒绝吃饭了。就躺在老太太身边,一只手紧紧攥着老太太的手,任别人走马灯一样的劝说,就是闭着眼睛,不肯吃饭。还把身边的最后一笔存款拿出来,交给儿女,去意已决。   然后是海爷先去了,咽气了手还是攥着老太太没撒开。三天后老太太也离开人世。   出了赡养费的儿子因为姐姐比较懒惰照顾得不好导致养母皮肤溃烂而暴怒,女儿因为没照顾好养母而大哭自责,这一切,老两口都看不见了,一辈子守候,共同抚养了两个别人的孩子,最后牵手而去,这样的爱情就淹没在芸芸众生的感情世界里。   没有几个人会记得他们。   在若干年前长春通往故乡的那条官道上,一个其貌不扬瘦小的裁缝,背着包裹,领回来一个也许是那个妓院里最丑却最幸福的女人,一路风尘,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人因为她是妓女而歧视,因为她的男人当她是个宝贝。   这个男人没有什么大能耐,却勤勤恳恳,给了不能生育的她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同生共死的童话。   ◎凤艳   凤艳,普通农家的孩子,那时候念书考出去,有个工作,是一件很光宗耀祖的事情。我也念书,可我从来不想光宗耀祖,我只想在学校做我想做的事情,我没有理想,所以对自己要求不严。而且哪里人多,我也就不喜欢哪里。我觉得没那么多尊严可维护的,生来就没有尊严,怎么都可以活的,贱命一条而已。对于千人万马去挤的独木桥,我不感冒。凤艳却很想考上中专,不想种地,然后跟很多一样想法的农家孩子一年年在为上中专复读。整整7年,谁也没考出去。那时候的中专真是害死人了,因为包分配,很多人放弃了上高中。可遗憾的是,考上的,不是县长的亲戚家的孩子,就是乡长的儿子,校长的女儿,进了中专,从此跳出农门步步台阶。而这些为改变命运死读书的农人子弟,许多白白耗费了若干时光,平时成绩好到都可以当老师了,就是考不上,有时候我想,如果去查,是不是都被顶替了呢?无从说起。   凤艳就这样在初三念了7年,从16岁念到25岁,终于不念了。那年她的父亲死了,她从复读的学校回来,站在那哭我也记得,此后在卫生所见过一次出外学理发的她。长得不漂亮,打扮的也很土气,又有些对农村生活的不屑。   再听说,就是已经自杀了。   凤艳找了丈夫,生了儿子,在镇上租个房子给人理发。早上对她老公说把碗刷了我去进货,老公答应了,但是没刷就走了。她回来,也没说什么。默默地收拾好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