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师,你在学生心中的铭记度有几许.doc
老师,你在学生心中的铭记度有几许
某黄金周在家休闲,看看电视放松心情。一日,在河北卫视看到一档《明星童乐会》的节目。这个节目兼具娱乐性与感动性于一身,应该说是一档比较有品位的电视节目。
这期的嘉宾是著名影视演员陈建斌。节目中最令我感动的有这么两个部分――一是陈建斌与小学一位叫王?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相见的画面;一为陈建斌与父母亲在节目现场相见的画面。这两个画面,既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传递的是师生情与父子、母子情。
一般而言,在人们的心目中,当日后自己长大成人后,在记忆深处,能够搜索到的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教师,应该是高中或是大学时候的老师――因为人成长了,记忆比较清晰了,这些老师教诲过自己,记忆的距离是短近的清楚的。而在陈建斌心中,最难以忘怀的是小学时的这位王?老师。陈建斌是新疆乌鲁木齐人,小学在乌市上学。他曾丢失了那张小学毕业生的合影照,他还曾经委托姐姐代为寻找,结果无功而返,这成了他心中一直念叨的一份遗憾。这次,节目组找到了王?老师,老师已经年近古稀了,还特地翻找出了36年前的这张珍贵的老照片――陈建斌班同学的小学毕业合影照。那一刻,陈建斌激动得热泪盈眶,与老师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这里,笔者也深受教育与感动。一为王?老师的超强记忆力与珍藏“宝贝”的耐性与细致性。36年,是一段不小的人生历程。王?老师教授过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不仅珍藏着每一届毕业生的照片,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对当年的学生的名字记忆犹新。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有些汗颜。不要说36年,就是短暂的五年、六年,有时在路上碰见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师生互相问候后,我还要在脑海中不断地启动记忆引擎狠命搜索,能叫出名的往往也只能是百分之四五十。相比于王?老师,自己的差距显然太大了。在王?老师心中,每一届毕业出去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宝,都是在放飞一个个明天的希望。于是,她将学生的影像加以珍藏,成了她下意识的一种自觉行为。想到这,我也不由地问自己,从教二三十年了,几度的搬家,自己的手中是否还能集齐所有教过学生的小学毕业合影?我没有把握,也不敢真正去“查验”。36年,人生苦短,能有几个36年,王?老师带着36年前的照片来到了现场,弥补了陈建斌丢失照片的遗憾,同时传递给人们的是一位为师者忠诚并热爱自己事业的正能量形象。
紧接着,陈建斌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有回上王老师的语文课,有一个儿化音――鱼儿。王老师让学生逐个起来读,前面的接二连三都没读对,提问到陈建斌,依然没有读对。王老师不急也不恼,继续提问,终于有一位女生读对了,王老师就要求全班同学跟着这位女生一起朗读。从那一课起,陈建斌知道了儿化音,这也为他后续的话剧表演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当主持人问王?老师还记得这件事吗?王老师摇了摇头。
看到这儿,我又醍醐灌顶了――长大成人后的学生,对老师最清晰的记忆,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老师在某堂公开课上的非凡神采、老师在某次表彰上的大出风头、老师在专业上取得的几多辉煌……他们记住的,恰恰是教师自身并不知晓的点点滴滴的细节。而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细节,才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暖色与亮色。可惜的是,在现实教育教学中,我们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耕耘“大事”,忽视的恰恰是最重要的“小事”。
由此,我又想到了几天前,一位朋友给我看一份中日孩子在就餐时的报道材料。说的是中国一小批二三年级的学生与日本一批同龄的学生在日本小学食堂就餐的事。报道“有事实,有真相”,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在日本小学,学生是轮流当“帮厨”的,他们穿着白褂子,戴着口罩,替各个饭桌准备好饭菜。先到的学生绝不会提前动筷,静静地坐在位子上等待,待到所有的餐桌都分餐完,这些“帮厨”也落座后,这才开始用餐。用餐后,只见日本学生面前的每个盘子都是干干净净的,他们会统一将喝过的酸奶瓶倒放着,以免倾倒,而后再将饭桌擦拭干净,再将饭盘送到指定的位置。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这显然是经过专门训练,而且已经成为了良好的习惯。再来看看中国的二三年级的学生,饭盘里还有剩饭、剩菜,桌面是“七零八落”的狼藉,酸奶瓶是正立的,用餐后并没有把饭盘收拾好自动送到指定位置。也许你会说,并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将桌面收拾干净,再说我们是客人,理应让主人来照料。若是这样认为,那我们的确在素质上就差他人何止一大截了。
我们的教育往往着眼于“大”,不屑于“小”,结果与“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初衷背道而驰。小学生刚入学,我们往往关注于抓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培植――诸如如何文明如厕,如何予以他人以方便,在集体生活中该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比知识更重要的细节,却往往被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通过这一期的电视节目,我又幡然醒悟――
1. 好老师是甘于平凡的,善于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