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doc

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    从教40多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也40多年了。 常听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问,你的写作道路从哪里起步?我回答: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   我出生在闽浙交界一个山村――福建浦城县富岭镇圳边村,该村因建在一条水圳的两边而得名。家家枕着水响,是故乡特有的迷人韵致。此外,还有一个颇为特殊之处:浦城系古城,建城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辈出,仅在宋朝就出了八位宰相,传说中梦笔生花后又江郎才尽的江淹,还曾经在浦城当过三年县令。而近邻的浙江龙泉县,则是驰名的出龙泉宝剑的地方,早在春秋时期,欧阳子就在那里冶剑。我的家乡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是文气很浓的浦城,一头是武林享有盛誉的龙泉。一文一武,得趣天然。更为让人叹奇的是,村庄对面,就是奇人刘伯温曾经隐居过的匡山。或许,正是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使我的故乡成为很有魅力的地方。给我印象最深和影响最大之处是,村里的乡亲几乎个个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他们的音容笑貌尤其是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经历和命运沉浮,就成为激发我写作兴趣的神奇的原动力。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浦城一中度过的,学校里有巍峨庄严的孔庙。我的作文经常写的是故乡的真人真事,得到了教语文课的林修文老师的高度重视和赞许,他不仅一次次地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全班阅读,而且还亲自刻钢板,把我的作文印成一本,分发给高年级的同学参考。林老师的苦心指导和鼎力扶持,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因此,高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文科,被录取到厦门大学中文系就读。   大学毕业以后,正值“文革”,我被分配到江西一座监狱办的学校里当教师,教的是管教干部和守卫部队干部的孩子。尽管当时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但我对文学的爱好依然不减,除了教书,就是读书和写作。写什么呢?多数的内容还是以我熟悉的故乡为题材。那种氛围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颇有奇趣:窗外,四面是高墙电网,全副武装的战士正在警惕地巡逻,不时划过漆黑夜空的探照灯,恰似倚天长剑,更增添了森严而凛冽的气氛,而我的思绪的天空里,却是春意盎然,阳光和煦。故乡质朴无华的黄泥小径,像永远扯不断的红丝带,把我的心和熟悉的乡亲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带着乡音,一一走进我的心田,顿时,落寞的境遇也变得亲切和温暖起来。   一篇篇作品就这样从笔底流出,犹如故乡那条流水潺潺的水圳。1978年,我被调到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当时,正值“四人帮”打倒之后,百废待兴,被压抑多年的人们对文学的热情喷发出来了,各种文学刊物也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我写的这些以故乡为题材的作品,陆续在《散文》、《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后来,又以散文为基础,进而从事长篇报告文学、电视纪录片乃至小说的创作。故乡的黄泥小径也不断延伸到一个个全新的领域,激励着我,更成就了我。   其中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奥秘吧?   不少人认为,写作乃至创作关键的是材料,当然,如果从选材的角度看,独特而丰富的故乡的生活,尤其是乡亲们的经历和命运,是上等的材料,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故乡生活最为珍贵之处,是比材料更为重要的经过感情消融之后独特的感觉、体验、发现。稍有一点写作实践经验的人都会明白,真正促使甚至激励你去写一篇作品的内因,是情感深处浓浓淡淡的情愫或欲望,只有当故乡的黄泥小径化为飘飞的音符,声声叩击你心灵的时候,你的神思才会飞动起来,那些久蕴胸中的故乡的人、事、景、物,尤其是那些散发着乡亲们体温甚至呼吸的故事,才会悄然涌到你的笔端,化为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写作和文学创作的神秘和乐趣就在于此。   中国是散文大国,五四以来的散文小品,更是名家如云。对我影响最深的却是鲁迅先生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朝花夕拾》,收到该书中的10篇作品,陪伴和熏陶了我数十年。此书不仅是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精品集萃之作,而且极为形象地诠释和揭示了创作中不可忽视的真理:一旦思念和情感化为怡荡的春风,就可以唤醒沉淀在生命之旅中最为珍奇的种子,而迅速长成小草、鲜花甚至大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永远是你的生命之源、情感和思想之根。因此,选择从故乡的黄泥小径起步,显然是写作或创作的捷径。   值得注意的是,起步并不是写作和创作的全部,起步之后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还要经历漫长的艰苦跋涉,勇敢地攀登一个个风光无限的山峰,对一个作家来说,小小的故乡,当然留不住他的脚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处处无家处处家,是有志者应有的胸襟和情怀,善于把故乡的黄泥小径和外面浩瀚无穷的世界沟通起来、连接起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且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怎么沟通和连接呢?   虽然世界变了,由稔熟变为陌生,但进入写作或创作的基本路径并没有改变,在让人眼花缭乱甚至不免有点惊慌失措的新世界里,你还是要紧紧抓住经过情感消融之后的感觉、体验、发现这六个字。细细揣摩,它们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一个由表及里、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