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据库课程论文报告据库课程论文报告.doc

数据库课程论文报告据库课程论文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据库课程论文报告据库课程论文报告

武汉工程大学 邮电信息与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论文 课程名称: 现代数据库技术 论文题目: 关于云时代中云数据库的研究 学生学号: 09410310125 专业班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班 学生姓名: XX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职称): 课题工作时间: 2012.12.1 至 2012.12.24 关于云时代中云数据库的研究 摘 要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数据库的重要性和价值日益显现;介绍了云数据库的特性、 影响;讨论了云数据库领域的研究问题,包括云数据库的未来方向数据模型、系统体系架构、事务一致性、编程模型、性能优化和测试基准等;最后讨论了 关键词: 云计算;云数据库;键值存储;事务一致性 云时代即使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这将是一个时代的来临。云数据库产品,个人把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提供一整套关系型数据库服务的云库产品,如SQL Azure;第二类是提供简化的数据存储服务,学术界通常把这类数据库称作为NoSQL数据库。至于像oracle提供的ExaData数据库云服务器,虽然可直接向用户提供数据库云服务,但本质上属于整体云平台,属于数据库+云模式。 目前对于云数据库的研究和重视,远不如云计算那样热,原因是云服务模式使得客户不像以前那样关注系统中的各种产品,包括数据库系统,而现在客户将不再关注数据库,数据库厂商更多去面对云服务提供商。 但云计算平台与应用还是离不开数据库,企业的业务也离不开关系数据形式以及事务的支持,而NoSQL数据库本质上都不是事务性的,并且都牺牲了一些高级查询能力以换取更好的性能产品将是云数据库的主要发展方向,只有这样,伴随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厂商提供一整套包括硬件、操作系统、云数据库、云中间件及云应用在内的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模式,将对完整的产业链越来越重要,给企业也会带来了更加强大、安全和规范的云服务。 云数据库的应用风险 虽然概念上云数据库与传统的应用流程差别不大,但这个通路因为超出了用户的控制范围,因此在实际执行效率、服务响应质量方面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云数据库供应商在宣传时都会强调其产品多么易用、能够降低多少IT运营成本,但对数据遗失问题总是绝口不提。那么一旦数据遗失用户该怎么办呢?诉诸法律的念头还是打消为好,一方面证据不在您手中,另一方面他们在这方面几乎都是老手。 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平衡云数据库的低成本、无限扩充能力与可能的运行风险。选择网络运营商的“双线”方案或许不错。不过,还要在应用上做些处理,因为现阶段云数据库几乎都是按流量收费,每次都两线提交查询太浪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比较小的监控流量(即较低的费用)实现容灾设计,看似比较圆满,但事实上远远不够。不过,似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还看不到Sun会和微软的云数据库进行同步的迹象。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用自己设计一个自动或半自动化的功能来完成?即便不考虑成本因素,在这样一个通道上,如果能保证全部都同步成功,那当初还需要选择“双线”么? 另外,我们还应该多思考一下,云数据库厂商要求的费用真的比用户自己部署廉价么?例如缓存,用户会发现,某些内容是访问最频繁的,它们几乎占据了网站访问请求的95%以上,如果完全基于云数据库机制,那么就是每次计费,如果自己做个数据库,则完全可以通过访问数据库自动缓冲的数据获取这些内容,CPU、磁盘还有响应时间几乎用不了多少成本。 云时代 Yoon JP. Access control and trustines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loud databases. In: Fiore S, Aloisio G, eds. Proc. of the Int’lConf. on Grid and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11. 109?131. [doi: 10.1007/978-3-642-20045-8_6] [3]林子雨, 赖永炫, 林琛, 谢怡, 邹权:《云数据库研究》,Journal of Software,2012,23(5) [4] Chen C, Chen G, Jiang DW, Ooi BC, Vo HT,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