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地區客家人的文昌信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竹地區客家人的文昌信仰

新竹地區客家人的文昌信仰 范明煥 論文提要 本文由自然崇拜的文昌星談起,再說明靈魂崇拜的文昌神如何產生,以釐清兩種信仰之不同,接下來在以新竹地區文昌祠分怖或同祀文昌神來探討本地客家人的文昌信仰。 關鍵詞 文昌、文昌星、文昌帝君、梓潼帝君、天聾地啞 前言: 在傳統的封建觀念裡,士為四民之首,讀書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極受尊崇,他們心中總有一個理想或願景,上焉者總希望「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能在公車進京,參加春闈洗禮後高中進士,學而優則仕,不但能一展抱負,「立德、立功、立言」,布衣可為卿相,還能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在經濟上的報酬更是一本萬利,無與倫比;下焉者則希冀能中秀才或舉人,即令無法上京趕考,中秀才後,晉身士紳階級,在地方社會之身份地位自是不同,秀才可免徭役、免丁稅,見地方父母官亦不用下跪,站立回話即可,較一般百姓優待,且非經黜革功名,地方官亦不得施以笞刑,還可由附生而晉增生而陞廩生,自此每歲有俸米,謂之食餼,早期可月入六斗,後來折錢,每年也可領四兩八錢銀,還可專責為童生作保,廩生年資十年以上,尚可陞為歲貢生(歲進士、明經進士)或考取拔貢生或優貢生而任官,所以只要「一入士林」命運際遇便大大不同,這是窮人翻身最好的一條路,也是社會流動的一種契機,所以難怪有那麼多人熱衷於讀書與科舉考試。 客家人由於居住的閩西、粵東、贛南地區大都屬生活資源條件較差之地,又因人口激增,生存資源與空間的相對減少,再加上饑荒、兵災等現實生存環境與內在因素的改變,謀生更加困難,為求生存,只有讀書求取功名、經商或移民海外,尤其是讀書才是翻身最大的希望,所以客家人「勤耕雨讀」,工作不忘讀書,家裡再窮,也要想法使子弟受教育,粗通文墨,起碼謀生較易,若能取得功名,更是求之不得,移民來臺後亦然,所以也如同其他族群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主掌文昌事及人間祿籍的文昌信仰奉祀,便成為古今多少讀書人或應考人的信仰最愛。 但文昌信仰年深日久之後,卻難免讓許多人產生疑問與錯覺,到底文昌帝君是何方神聖、與萬世師表孔子之崇拜有何不同、文廟祭典與文昌祭祀有何差別、什麼又是五文昌、倉頡至聖與惜字亭與文昌信仰關係又為何……等,本文即就上列問題一一試圖找出一些較接近真相的答案,並就新竹地區客家人之文昌信仰狀況作一粗淺回顧與調查。 文昌信仰面面觀: 文昌信仰的原始風貌與演變: 文昌信仰最早本是以一種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現,崇拜的對象指的是天上的星斗,民間所說主文運的為文昌星,也稱文星,即傳說中或傳統小說戲劇中所稱之文曲星,《尚書》『禋于六宗』,孔疏引鄭玄注以六宗言禋與祭天同名,則六者皆是天之神……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也。《周禮》〈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鄭注謂文昌星。可見文昌之祀,起始甚早,漢代由甘公、石申同撰之《星經》即記載如下: 文昌七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天府主營計天下事.其六星各有名 同樣成書於漢代之《史記》〈天官書〉其相關記載如下: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 其後之索隱:文耀鉤曰「文昌宮為天府」。孝經援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並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索隱:春秋元命苞云:『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除對文昌之定義作解釋外,亦可見文昌星是爵祿、科舉職司久矣,當時所崇拜之文昌仍為自然天象。 至《漢書》出,對於文昌之記載與《史記》亦大同小異,僅部份星名不同而已,其相關記載如下: 斗魁戴筐六星,曰文昌宮:[一]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祿,六曰司災. 迨宋朝,歷來文昌星之信仰也無大幅改變,但內容更形豐富,《宋史》〈天文志〉相關記載如下: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紫微垣西,天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大常,理文緒;四曰司祿、司中、司隸、賞功進;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咎;六曰司寇、大理,佐理寶. 《元史》〈列傳〉中亦有文昌星之相關記載如下: 至元乙酉三月乙亥,太史奏文昌星明,文運將興。時世祖行幸上京,明日丙子,皇孫降生於儒州.是夜,起巖亦生……(張起巖傳).. 母馮氏,夢一丈夫,烏巾、白襴衫、紅鞓束帶、趨而揖約:「我文昌星也。」及寤,思誠生,目有神光,見者異之。(呂思誠傳) 直至明、清時代,文昌星、文曲星這種對星辰的自然崇拜仍深植民間,這可從《明史》及《清史稿》中清楚的發現;只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卻悄悄與文昌帝君之靈魂崇拜混為一談,常使不明究理者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以下再就文昌帝君信仰作一說明。 (二)文昌帝君的神格化: 文昌信仰由星辰的自然崇拜之天神信仰至靈魂崇拜的人神信仰之出現,歷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在一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