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基本資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學校基本資料.doc

屏東縣海豐國民小學 100學年度 學校課程計畫 目 錄 學校課程發展與規劃 教科表教科 一、學校基本資料 學校類型 智類 班級數 普通班:12班 特教班︰1班 地 址 900 屏東市三山里海豐街3號 電 話 (08)7367023 傳 真 (08)7379563 網 址 http//.tw E–mail Sir015@.tw 校 長 李 茂 祥 班級數及 學生人數 年 級 班級數 學 生 數 一年級 2 32 二年級 2 38 三年級 2 40 四年級 2 47 五年級 2 65 六年級 2 65 特教班 1 10 (一) 學校基本資料: (二) 教職員資料 處室主任 3 組 長 9 職 員 1 護 士 1 服 務 員 2 約雇 司機 1 約雇廚工 2 教 師 年級 導師 人數 科 任 人數 一年級 2 自 然 4 二年級 2 社 會 1 三年級 2 藝術人文 1 四年級 2 美 語 1 五年級 2 六年級 2 特教班 4 (三) 校舍建築 建物 名稱 數量 建物 名稱 數量 建物 名稱 數量 建物 名稱 數量 普通 教室 24 校長室 2 禮 堂 1 午餐 廚房 1 電腦 教室 1 辦公室 2 社會 教室 2 體育 器材 1 視聽 教室 1 保健室 1 美勞 教室 1 資源班 1 圖書室 1 生活 訓練 1 國樂 教室 1 自然 教室 3 知動 訓練 1 教具室 2 二、背景分析 因素分析 S W O T S 地理環境 位於屏東市郊區發展潛力無窮。 學區環境以農地居多。 往市區交通便利,部分學齡兒童外流至市區學校。 屏東市都市計畫擴大至本學區。 聯外交通便捷。 校園四周環路,省27道路交通頻繁,交通安全威脅很大。 加強交通安全教育— 路隊編組、導護義工。 學校規模 目前共18班推動各項教育改革容易。 年級間班級互動稍嫌不足,侷限於自己班級。 班級人數適中適合推展學校本位教育、發展特色。 都市計畫及生物科技園區設立後將有新學校設立。 編印刊物宣導。 發展學校特色教學—自然、音樂。 硬體設備 專科教室充足。 設備足夠教學使用。 空餘教室閒置,尚待規劃利用。 1 空餘教室規劃相關專科教室。 規劃閒置教學設備增加學習管道、機會。 教學設備未能充分運用、閒置。 善加利用經費充實專科教室設備。 鼓勵教師善加運用教學設備。 教學資源 植物種類多適合發展自然科教學。 學區居家建築新舊雜陳,適合福佬化鄉土教學。 音樂師資陣容中西具備,適合推展以國樂為主的音樂教育。 教學資源尚未充分規劃、利用。 團隊精神尚待耕耘。 教師日漸年輕化。 教師學有專長。 社區老舊建築改建企待留存影像資料。 社區家長對教師期望高。 留存社區鄉土文化影像資料—以三山國王廟為主軸建立。 推動鄉土自然教學—以校園植物為出發點。 推展以國樂為主體的音樂教育及音樂教學活動。 行政人員 堅守本位忠於職守 本位主義橫向協調溝通尚待努力。 對於精緻的行政作法、觀念尚待加強。 處室相互支援容易。 科任教師數少,行政人員兼任導師數多。 教師須負擔部分行政工作,影響教學活動進行。 學 生 素質質樸 活潑,富有表現慾。 學習方式較被動。 部分學生學習管道缺乏。 良好的學習習慣尚待加強建立。 教育文化刺激稍弱。 可塑性高 學習接受度高。 部分學生在中年級以後放棄學習。 隔代教養方式影響學習態度建立。 加強個別化輔導教學。 增加學習管道。發現自我學習潛能。 加強圖書借閱及新書介紹。落實基本資訊能力塑造及資料蒐集、分析能力的培養。 善加利用視聽網路傳播增加文化刺激。 家 長 家 長 學區家長以務農居多數。 居民生活型態以部落、家族型態為主,人情味濃厚。 子女教育方式以學校教育為重心。 少部分家長過度介入教學管教。 低年級家長日漸參與協助班級事務。 圖書室義工媽媽成立,協助學校事務處理。 家長教育觀點仍停滯保有傳統觀念。 家長社經地位懸殊,對教育子女方式差異頗大。 單親及隔代教養人數有十分之一,人數漸增。 辦理新生家長座談,介紹學校教育動態。 辦理親師座談會,溝通子女教育方式。 邀請專家講座介紹子女教養觀念。 編印親師溝通刊物介紹親職教育方式。 社區 參與 家長會組織健全、經費獨立。 學校與社區關係融洽。 社區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熱忱尚待鼓舞。 社區參與里校運動會,情況熱烈。 社區對於參與學校事務參有派系色彩。 編印學校刊物加強學校與社區間溝通。 地方 資源 地方人士設立獎學金,鼓勵學生向上。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