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高轶事.doc
莫高轶事
内容摘要:这一篇短文是记述20世纪40年代在莫高窟敦煌艺术研究所人们的生活状况,当时研究所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的直属单位,小小的单位只有不到三十人,似乎是一支快要断线的风筝,孤悬塞外,飘摇不定。以常书鸿先生为首的一批工作人员在这个小天地里艰难度日,终于坚持到解放。在本文中除了述说当时社会混乱一群生活在莫高窟的人们艰难度日的情况外,另外还写到一只狗和几只黄鸭,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在这个小天地里,人们远离城乡、社会、朋友、亲人。没有电影、戏剧和些许文化生活。如果我们不在身边所接触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点乐趣,排解一下精神和生活的压力,那实在是太残酷了,所以我决定写出来供人评说。
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莫高窟生活;敦煌艺术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3-0015-07
Mogao Stories-My Life Career at Dunhuang (Ⅲ)
SUN Rujian
(Dunhuang Academy,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staff of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Dunhuang Cultural Relics in the 1940s, then under the direct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he Institute with a staff of no more than 30 persons was isolated and unstable, much like a kite breaking away from its string. This group of people led by Chang Shuhong lived a hard life in a small and isolated world until the liberation. I’ll also mention a dog and a few yellow ducks, which may seem strange to those of refined tastes. Here people lived far away from cities, society, friends and relatives, without movies or drama or any form of cultural life. It would have been very painful if we could not amuse ourselves with what we did and saw to relieve our spiritual and social isolation.
Keywords: 1940s; Life at the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Art Research Institut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一 艰难的岁月
那是在20个世纪的40年代——1948年的秋天,解放战争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社会上货币严重贬值,物价飞涨。敦煌僻处边塞,小小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总共只有二十多个人的生活也逐渐难以为继了。很少的一点经费,实际上就是一点员工们的吃饭钱,但要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部汇来,一纸国库拨款通知书用邮寄的方式从南京寄到敦煌,等我们收到通知已经是一二十天以后的事了。当时的物价天天在涨,一天一个价,等经费到了敦煌,物价已经涨了几番,钱已经更不值钱了。1948年的秋天,总务组(办公室)的文书兼出纳俞荫人进城去银行提取经费时,因为虚开了支票,被常书鸿所长发现后,当即免除了他的出纳职务。当时研究所就只有二十多个人,辛普德是会计,出纳由谁担任呢?常书鸿所长召集全体职员征求大家的意见,但人们都不说话。所长说:“那大家推选一个人吧。”段文杰说:“请孙先生担任吧,他是学技术的,搞点计算当然比我们强。”我连忙声称我不会这个工作。会计辛普德说:“没有关系,有我做传票(记账凭证),你只需凭传票记一个流水账就行了。”就只有这几个人,知道无法推辞,从此我就兼任出纳,直到解放。
当时单位根本没有多少经费,每个月要去敦煌银行提取所里员工的工资(当时叫做薪水),然后就找到一些商家把钱买成土布(敦煌农村织的粗布,宽约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