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书论史应求实.doc
引书论史应求实
《成都日报》2013年6月3日发表谢伟《隋唐五代的碧水青柳》。文中有些涉及历史文化的说法,有待商榷。(一些有关的网载文章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详见后文。)兹依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著《成都城坊古迹考》(时代出版社,2006版修订本)部分内容(一般不再注明出处)试作校勘。
一、蜀王府的四至
谢文说:明初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府建在成都城中心(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气势恢弘,有典型皇家风范,人们习惯将其称为皇城。王宫耗费巨资、历时5年方建成,皇城外凿有护城河,筑有防御墙,四周有大片森林环绕。
按,“互动百科”所载“蜀王府”说它:“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其中“南到红照壁”也不妥。谢文说“蜀王府”而附加“(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或由此来。其实“红照壁”远隔蜀王府,不是王府南至。
现今成都天府广场、展览馆和后子门街以南地区,旧称皇城坝。《蜀梼杌》载:“武成元年(908年)王建即位,置府城为皇城。”明太祖封朱椿为蜀王,建国成都。洪武十八年(1785年)命大臣“营国五担山(原蜀汉皇宫所在地)之阳,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为濠。外设萧墙,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按,今毛主席雕像立处即王府宫墙承运门正门所在地,承运殿、昭明殿、存心殿和社稷坛、旗纛庙以及后苑皆在城内。明代摩诃池面积已经缩小许多,包括在蜀王府后苑。今展览馆及其以北地面均属于蜀王府内部。(图一)
嘉靖《四川总志·藩封·蜀府》载:“端礼门前外东西道有过门,南临金水河,并设三桥,桥洞各三。桥之南设石狮、石表柱各二。”按,成都新华书店、百货公司皆在金河北岸。石狮子于上世纪50年代北移至城墙下,后被红卫兵砸毁。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称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蜀王府为皇宫,改承运门为承天门,承运殿为承天殿。以府门外屋为朝房”(《锦里新编》)。张献忠后移居城外中园(今华西坝),顺治三年(1646年)离去,皇城和成都大城亦毁。
李劼人《大波》说:直到康熙十几年,四川省会由保宁迁还成都,才披荆斩棘,把这片荒场划出前面一部分,改为三年一考试的贡院,将就藩王府正殿殿基修成规模不小的至公堂;又将就前殿殿基修成一座颇为崇宏的明远楼。(按,20世纪50年代,至公堂为市政府大礼堂,堂前仍保留刻有“旁求俊乂”的石牌坊。明远楼则作为聚会和文娱活动的场所。)所以皇城坝街又称为贡院街。
康熙间,将冀应熊知府所书直径丈余的 “天开文运” 四个大字制匾于皇城前门,正好与街中三架头形式、横刻“为国求贤”的牌坊(东边一道牌坊,正对东辕门,上刻“腾蛟”;西边牌坊,正对西辕门,上刻“起凤”)两相呼应。按,此牌坊位置即今人民东路与人民西路交界处。
实际上,牌坊以南都是街坊(皇城坝街,即今人民南路,下同),已不属于王府。再南行经三桥正街,过金河,经三桥南街,才是红照壁街。前引《四川总志·蜀府》载:“(金水河)其南平旷中设甬道,旁列民居衢东西者四。正南建忠孝贤良坊,外设石屏,以便往来。更建坊于四衢:东南曰益懋厥德,东北曰永慎终誉,西南曰江汉朝宗,东北曰井参拱极。”所以蜀王府并未“南到红照壁”。
今后子门街南端是皇城北门,过御河桥进入皇城。御河环绕皇城东北西三面,南面分别由东西御街进入金河。沿御河形成东西街道(含东御河边街和西皇城边街),上世纪60年代仍然保留蔬菜地若干亩。1969年曾于御河白果林修建自来水三厂(后废置),因为备战而阻绝御河蓄水,改建人民防空工程,筑地下通道;后部分用作地下商场、地下舞场,其上覆盖楼房。其后老街被改造为通衢。
清代在皇城内西北部分建宝川局(铸钱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留东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甲等工业学堂、绅班政法学堂、通省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堂……),辟操场。今成都警备区、成都实验小学、24中、成都房产中心均在旧皇城西部。牌坊前加了蓝漆木栅子。皇城门洞两边,面临大水池,背负城墙,修建平顶房子:体育研究馆和教育陈列馆。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为国求贤”牌坊,辟东西人民路,扩建人民广场,五一节、国庆节省市庆祝集会、游行、烟火晚会、联欢活动均在此举行。
贡院前半部和西侧划为市政府办公区;沿东至北面至公堂后,筑围墙隔开,成为南北公路。(20世纪60年代中,拆除市政府部分建筑,开通西侧道路,在展览馆前后形成Y字型的南北单行道。)贡院东侧为省属五厅办公区。其北至公堂后东部及北端东侧煤山(上百年废弃物资和垃圾堆积而成)旧址修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场与室内训练、竞赛馆(20世纪90年代扩建为成都市体育运动中心)。
蜀王府和贡院的四至,准确地说,应该是“东北西沿御河为界,南面至承运门(旧皇城正门)”。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