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氧化剂BHT的制备与检测
实验目的:
了解抗氧化剂BHT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掌握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操作技术
了解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原理
实验原理
食品加工、运输和贮存期间,为了防止物理、化学、酶及微生物作用等而引起的食品色、香味异常,营养成分被破坏损失,甚至腐败变质,常常需要使用食品保护剂,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保色剂、保香剂、涂膜剂等。
空气中的氧会引起某些事物变质。如油脂变膻,是组成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所至。氧化还会使空气中的氧会引起某些食品变质。如油脂变膻,是组成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水果和蔬菜失去维生素C,产生褐色,或破坏其他维生素。有些食品加工后,与空气接触面增大,更易被氧化。为了防止食品的氧化,可以加入少量允许使用的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一些能阻止自动氧化反应过程的化合物。自动氧化会在有机物只能够引入氧,从而引起食物、橡胶和许多其他物质发生氧化降解。
自动氧化的主要反应时自由基反应,主要步骤如反应物(1)~ (1)
链传递(或链增长)阶段:
(2)
(3)
(4)
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体是过氧基和氢过氧化物RO2H。反应(4)中的氢过氧化物分解围反应(1)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基,并会产生多种最终产物。在某些有机溶剂如醚类中,对自动氧化很敏感,因为它们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烯丙基自由基:
抗氧化剂有自由基吸收剂:如酚类抗氧化剂,维生素E,类胡罗卜素。氧清除剂:如类胡罗卜素及其衍生物、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异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钠等。金属离子螯合剂:枸橼酸、EDTA和磷酸衍生物。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分子式C15H24O,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1600~3200mg/kg。mp 66~68℃,bp 265℃,白色晶体,无臭,无味,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溶于水甘油、丙二醇,溶于甲醇、乙醇和石油醚。
本实验用具有高活性环的对甲酚与叔丁醇、硫酸发生烷基取代反应,制备BHT。
本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物摩尔比,否则副产物会干扰BHT的分离。把硫酸的浓度由96%降到75%,很可能但取代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会成为主产物。高的酸强度和过量的叔丁醇有利于二取代产物的生成,但过量的醇又会导致脱水反应,产生二异丁烯,是产物变得更加复杂。对甲苯酚和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00:4~,α-联吡啶-三氯化铁生成的桔红色络合物在520纳米处有吸收峰来测定,也可利用BHT在277~283纳米处有吸收峰,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实验部分
实验仪器
控温式磁力搅拌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减压蒸馏装置、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分液漏斗、熔点测定装置
3.2 主要实验药品
对甲苯酚、冰醋酸、叔丁醇、浓硫酸、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钾、乙醚、BHT
3.3 实验装置
3.4 工艺流程图
13.5 实验步骤
1.制备
在一个干燥的50毫升锥形瓶中放入2.2g对甲苯酚(0.02mol)、1ml冰乙酸和5.6ml叔丁醇(4.4g,0.06mol)。开动磁力搅拌器使固体溶解。然后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反应物冷却至0~ml浓硫酸慢慢滴入反应物中。若反应物变成粉红色,应暂停滴加浓硫酸。硫酸加毕后,烧瓶仍置于冰浴中继续搅拌30min,以使反应完全。
2.纯化
取出锥形瓶加入冰水至刚充满烧瓶,将瓶内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再用30ml冰水洗涤原烧瓶,并倒入分液漏斗中。有机层用30ml乙醚分两次萃取,用力摇晃1~2分钟。待溶液分层后,除去下层的水层,醚层用等体积的水、氢氧化钾(w=0.02) 溶液洗涤留下的乙醚,并用PH试纸检测至中性或碱性。用无水Na2SO4干燥乙醚溶液,用棉花塞滤除Na2SO4后,转移至圆地烧瓶 。安装蒸馏装置,水浴加热蒸去乙醚,然后减压下蒸出二聚异丁烯(沸点101~105℃),大约10分钟 。蒸出的二异丁烯会在冷凝管上冷凝为液体,可用纸擦去。
冷却剩余的液体到室温,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壁,使结晶析出,并用冰-盐水浴冷却,使结晶完全。收集晶体于布氏漏斗中的滤纸上,尽可能地将其中的油状母液压出后,称量粗产品重量。
3.齐氏管法测定熔点
编
号 样品 粗熔(℃) 全熔(℃) 熔程(℃) 1(粗) 2(精) 3(精)
4. 产率计算
产率(BHT)=实际量/理论量×100%
四、实验总结与体会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