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4论文正文:补体因子 I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黄斑变性易感性关系的 meta 分析6前言 61 资料与方法 82 结果 103 讨论 23全文总结 26参考文献 27文献综述 31致谢 40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41万方数据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英语缩写CFIAMDSNPsRPE英文全称Complement factor I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中文全称补体因子 I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核苷酸多态性视网膜色素上皮WARMGSThe Wisconsin Age-related Maculopathy Wisconsin 年 龄 相 关 性Grading System黄斑变性分级体系ARMCARMSNVGAHWEORvs.MACCNVTCCGWASCFHMBLPCVCRrelated maculopathy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Age-RelatedMaculopathy Staging SystemNeovascularizationGeographic atrophyHardy weinberg equilibriumOdds ratioVersusMembrane-attack complexes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Terminal complement complex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Complement factor HMannan-binding lectin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C-reactive protein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分级系统新生血管地图状萎缩哈代温伯格平衡比值比与……比较膜攻击复合物脉络膜新生血管末端补体复合物全基因组研究补体因子 H/view/3873505.htm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C 反应蛋白1万方数据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补体因子 I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黄斑变性易感性关系的 meta 分析摘 要目的:对目前关于补体因子 I(Complement factor I ,CFI)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研究进行 meta 分析,以评估 CFI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 AMD 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 199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 月已公开发表的有关 CFI 与AMD 发病的文献,计算机检索 MEDLINE、 Embase、 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该 Meta 分析的研究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后,运用RevMan5.2、 STATA (version 12.0)软件对 CFI rC 和 CFIrs2285714CT 的各基因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异质性大小采用不同的效应模型,同时运用 Begg’s test、Eggers test 检验其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该 meta 分析的关于 CFI 与 AMD 发病相关的文献13 篇(其中 12 篇是关于 CFI rTC,3 篇关于 rs2285714CT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在 CFI rC 统计分析结果中,突变等位基因 C 与 T 的比较, 基因型 TC、CC 和 TC+CC 与 TT 基因型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突变等位基因 C 及以上几种基因型可降低混合人种中 AMD 的发病率(C vs. T OR= 0.85, 95% CI :0.72-1.00,2万方数据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P=0.04; TC vs. T OR= 0.88, 95% CI:0.79- 0.99, P=0.03;CC vs. TT OR=0.76, 95% CI: 0.60–0.98, P=0.04; TC+CC vs. TT OR= 0.80, 95% CI:0.65-0.98, P=0.03), 亚组分析显示白种人中 CFI 基因多态性与 AMD 的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在黄种人中各基因型的比较均提示没有统计学意义。CFI rs2285714 CT 分析结果显示 TC vs. CC, TT vs. CT+CC均有统计学意义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