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ppt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 概 述 水和水体污染 水体:地表被水覆盖地段的自然综合体。(水 相、固相和生物相)。 水质监测就是水体质量监测。而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还包括水中共存的悬浮物、底质和水生生物等。因此,水质监测及评价应该包括水相(水、水溶液)、固相(悬浮物、底质)和生物相,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一、水的分布 1、地球上水的总量约14亿km3,海水占97.3%,淡水贮量约 400万km3,占0.3%,我国地表水年径流量为 27210 亿m3,居世界第六位。而按照人均年径流量计,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第84位。 2、我国的水资源还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在 空间上,总的来说是东南多西北少,南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水量丰富,而北方则少雨多旱。在时间分布上,总的来说是冬春少雨,夏秋多雨,有时还连续出现枯水年和丰水年的现象,跟给水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困难。 3、水的循环分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种。 自然循环:自然界的水并非静止,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 社会循环:社会循环是指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从各种天然水中取用大量的水,经使用后排入天然水体,在人类社会中构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 水体污染的来源有两个: 自然污染 人为污染 由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它是流动性又很大,因此,在自然 循环和社会循环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各种杂质混入和溶入,使自然界几乎不存在纯粹的水。但当进入水体的外来杂质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而使水质恶化,对人类环境或水的利用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就叫水体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叫水体污染物。 1、水质监测的对象 水质监测可分为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对它们的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监测的目的: 3、按照水质污染物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方面。 4、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方法时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高、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强。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5)湖泊、水库采样点布设 对不同类型的湖泊、水库应区别对待。为此,首先判断湖、库的河 流数量,水体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及动态变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扩散与自净规律、生态环境特点等。然后按照前面讲的设置原则确定监测断面的位置: A、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B、以各功能区(如城市和工厂的排污口、饮用水源、风景游览 区、排灌站等)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弧形设置监测断面。 C、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一、水样的采集 1、采样前的准备 (1)容器准备 水样不溶于容器 容器的选择原则: 容器材质不吸附水样中某些组分 水样与容器不发生直接化学反应 避开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 选择合适的采样器 (2)采样器的准备: 冲洗干净(三洗) 2、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A、采样方法 B、采样器 C、水样的类型 废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1)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主要有汞、镉、砷、铅,六价铬有机氯化合物和强致癌物质等。 (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二类污染物。这类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硝基苯类、苯胺类等。 (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三、地下水的采集 地下水监测以浅层地下水(又称潜水)为主,应尽可能利用各水文地质单元中原有的水井(包括机井)。还可对深层地下水(也称承压水)的各层水质进行监测。 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九章施工企业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ppt
- 第九章第1讲.ppt
- 第九章财务行政.ppt
- 第九节 医院常用消毒防腐药.ppt
- 第九节 连续函数的运算 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ppt
- 第九讲工业化与中国现代经济的增长.ppt
-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ppt
- 第二十三讲 如何应对孩子的“逆反”? .ppt
-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infectious diarrhea.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