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并帮助了他人.docVIP

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并帮助了他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并帮助了他人.doc

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并帮助了他人   人,在人生中要经历很多不同的年龄段,但是每一个年龄段里都会有迷茫、痛苦、消沉、无助和焦虑。这些从何而来?又如何化解和消化?   焦虑的根源:“不能不完美”   几年前,我因为身体的疾病无法痊愈而换上了严重的焦虑症,体重下降二十多斤,每天在医院里等待死亡的来临。转院后的第一天,我的主治大夫委婉地对我说:“你是心理学博士,我们医院有心理医生,但她是从儿科转行的,也许不够专业,你能不能跟她谈谈?”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我知道我得了心理疾病。作为病人我恳请医生为我治病。”我的主治大夫说:“没想到你身心病得这么严重,还能这么理智。”过了一个小时,心理医生来了,她听完我叙述的症状并对我做了测试后说:“你得了焦虑症。你自己知道吗?”我非常冷静地答道:“我想是的,但是不确定是哪种心理疾病。我想也许我不够坚强吧?”她用最平和的语气说道:“优秀的人都焦虑。你不是从今天开始焦虑的。”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落下来几个月后,经历了几次治疗,我开始好了起来,体重也开始慢慢地增加,精神面貌也有了转变。我重新回到课堂,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可是,几个月病痛的折磨让我面容憔悴,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十几岁。每天听到的都是惋惜和担心的言语,这对于追求完美的我来说无疑是灾难。三个月后,我又开始无法入眠,无法进食,体重急剧下降,我想我的焦虑症又犯了。每天我都在伪装着强撑着,恐怕被人发现我又得了心理疾病,而每一次听到“你有什么可焦虑的?哪儿有那么多烦恼?你看看人家没你好,也没你这么矫情。奇葩都焦虑吧?”我的心就像被挖掉一块似的痛。   这次经历的时间很漫长,吃药和看心理医生已经完全无法解决问题了。出院半年后的夏天,我计划了“死”。在计划执行死亡的前一天,我去东京的上野动物园看孔雀,希望自己能在死后像孔雀一样美丽。那里的孔雀真是灵性十足,一直不停地开屏展现美姿。不久,来了一对儿中国的母女,女儿看上去七八岁的样子。听到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看孔雀多美,有多少人在赞美孔雀。妈妈希望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将来成为优秀的人,像孔雀那样受到大家赞美。”我转头看了一眼女儿,幼小年纪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忧郁和坚强。我突然感到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一股强大的反叛力涌了上来,我对自己说:“我为什么不能更多地爱自己?”   那段期间,我看了很多有关临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人的焦虑的根源在于外界的期许和自身的要求。我生长在优秀父母的家庭中,从小就有很多压力。记得考大学时,远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对我说:“必须考上大学!考不上还有什么脸活着?你对得起谁呀?”从小我就是家里的乖乖女,懂事而好强,唯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伤心。事事尽心尽力,时时提心吊胆,刻刻自省自律,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让父母伤脑筋的事。我不能不努力,不能不听话,不能不完美。我以为所有的这些都是衡量自己的标准,都是鞭策自己的动力。我能够非常冷静和理智地看待自己看待事物。但是,我缺少了什么?我从来就没有问问自己的内心:“我真正想要什么?我是不是必须做到完美?” 我缺少了对自己的爱。   治愈术:“人物分离法”   长期以来,我们周围布满了“做加法的公式”。 外界有那么多作秀的庞大信息蜂拥而至滚滚不断,处身于此如何做到不焦虑?!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和赞美,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做加法。如果短时期里没有可以添加的了,“自我防御机制”就会飞速运转,往脸上贴金的战术骤然变得有效。外表越发变得庞大,秀自己的虚,赞自己的虚,并且逐渐满足于自己的虚。不知何时,那份“虚”潜移默化地成为了“真实”,镜子里的自己变得越发地模糊不清,从此再也无法正视自己。   其实,能这样未必是不好的结果,因为这样能够用最“表面的美”反馈于来自周围世界苛责的“加法”,能够做到表面上的自我保护。可是,如果一个人对自身的期待和要求过高,同时不满足于外表的浮华,所有的框架都会套住自己,所有的苛责都会留给自己。那么多年,我一直为了周围世界而强压自己,我以为我是全能的,我以为我是优秀的,我以为我是坚强的。直到看到那位小女孩,我才明白,那些周围世界所谓的加法如同妖孽一般地侵蚀着我的肉体和心灵,我完全可以有权利在濒临崩溃之前就大声地说出:“我承受不了,我要还回去!”   在那以后,我停止了服药和看心理医生,逐渐应用“人物分离法”进行自我治疗。每当“焦虑妖孽”出现时,我把自己设想成两个人:一个是成人的自己,另一个是儿时的自己。成人的自己反复跟儿时的自己说话,安慰儿时的自己,告诉她我会保护她,会无条件地爱她,爱她的所有不足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到了春暖花开的明媚季节,我的焦虑症好了,睡眠、饮食、体重都恢复到了正常。通过这次长期的苦楚,我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更加认可自己的坚强,更加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可以说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