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之问题.docVIP

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之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之问题

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之问题   前言   《鬼神之明》见于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于2005年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整篇竹书篇幅较短,仅存五简,凡197字,内容主要讨论鬼神“有所明”及“有所不明”的问题。由于竹书篇末接抄有《融师有成氏》,中间仅用篇章号以示分隔,整理者遂将两篇合并发表。为便于下文的讨论,本人于前人考释的基础上,将简文以通行字形式抄录如下:今夫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则以其赏善罚暴也。昔者尧舜禹汤,仁义圣智,天下法之。此以贵为天子,(简1)富有天下,长年有誉,后世遂之。则鬼神之赏,此明矣。及桀受幽厉,焚圣人,杀谏者,贼百姓,乱邦家。此以桀折于鬲山,而受首于岐社,身不没为天下笑。则鬼(简2)神之罚,此明矣。及伍子胥者,天下之圣人也,鸱夷而死。送 公者,天下之乱人也,长年而没。如以此诘之,则善者或不赏,而暴(简3)者或不罚,故吾因假鬼神不明,则必有故。其力能至焉而弗为乎?吾弗知也。抑其力故不能至焉乎?吾或弗知也。此两者岐,吾故(简4)曰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此之谓乎?(简5)竹书《鬼神之明》发表后,中外学者均作过不少的讨论,但因当中疑难字不多,部分文句又可与《墨子》参照,学者的探讨焦点主要集中于学术派别的归属上。虽然竹书发表迄今已逾七年,累积的讨论文章达二十多篇,然研究者于其所属学派的问题上意见分歧,仍未达致共识。整理者曾于上博简《鬼神之明》“说明”部分中指出,由于简书部分文字散见于今本《墨子》,竹书可能是《明鬼》上、下篇中的散佚部分。   不过,又古代文明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因竹书有鬼神“有所不明”的论述,其后不少学者并不赞同《墨子》佚文之说,认为可能是反对墨家“明鬼”思想之作,应当为反墨或儒家学派的著作。二、《鬼神之明》所属学派的讨论过去学者在上博简《鬼神之明》学术派别的问题上可谓众说纷纭,由于竹书的行文用字与今本《墨子》有相通之处,不少学者曾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认为竹书乃《墨子》佚文或墨学著作。不过,又因竹书有鬼神“有所不明”的论述,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以为竹书内容与墨家“明鬼”学说显然不同,提出墨学异端或反墨作品之说。其后,更有论者以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对立的背景作出阐述,认为竹书极有可能是儒家作品。现将以上三类主流意见归纳如下,以资参考:1第一,竹书《鬼神之明》乃墨家文献。此主张最早由上博简《鬼神之明》整理者曹锦炎提出。曹氏以为“明鬼”学说为墨子的一贯主张,其思想大致可见于《明鬼》篇,墨子极言力证鬼神的存在,目的在于扬善抑恶,带有“神道设教”的意味,竹书部分内容与文字散见于《墨子》,可以互参,且今本《明鬼》只存下篇,竹书“不知是否即为《明鬼》上、中篇散佚的部分”。   曹说提出后,东亚地区不少学者均曾做出响应,虽然未必完全赞同《鬼神之明》为《墨子》佚篇,但大致也认为竹书属于墨家文献,乃墨子弟子或后学之作。日本学者浅野裕一认为《鬼神之明》与《墨子》于表达方式上有相类似之处,竹书应当属于《墨子》的说话类文献,或者是《亲士》、《修身》、《法仪》、《七患》、《辞过》、《三辩》等诸篇同类文献的一部分;3西山尚志指出《鬼神之明》运用墨家特有的思考表达方式,古文献中仅《墨子》曾提及“鬼神之明”的问题,虽然部分学者以为竹书内容与墨家不尽相同,但从《公孟》、《鲁问》等篇可知,墨家内部对鬼神已有所怀疑,由是推断《鬼神之明》应该是墨家的文献;4冈本光生透过《鬼神之明》与《墨子·公孟》两段对话的对比,指出两者的原型应同时形成,《鬼神之明》之所以不见于今本《墨子》,大概应该是后来为墨家所放弃;5韩国学者李承律认为《鬼神之明》的问题意识与语言特征跟《墨子》有相类之处,无疑是属于战国时代墨家一派的作品,竹书不仅修正、改革墨家思想,亦从根本上动摇了墨家思想体系。6第二,部分学者以为竹书“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与《墨子》“鬼神必明”的思想抵牾,故应该是墨学异端或反墨派别的作品。最早提出此看法的是丁四新,丁氏首先认为简文既言“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篇名因而应改作《鬼神》,在简文与墨家的学术关系上,从《墨子bull;公孟》中弟子对墨子的两段诘难可知,“吾”所持的“鬼神有所明,有所不明”的观点应该是墨子一直所批判的,竹书断不会是墨子的主张,但竹书既与《墨子》有密切的关系,就作品年代而言,可 e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