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理念的水污染防治.pptx

王浩: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理念的水污染防治.ppt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浩: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理念的水污染防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王浩 基于生态海绵流域理念的水污染防治 2016年7月1日 福建宁德 提 纲 生态海绵流域由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蔡其华理事长在2016年3月22日举办的“国家水安全战略研究论坛”首先提出。 1、生态海绵流域理念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是以流域水循环多过程为主线,充分发挥流域对水循环的天然调节作用;规范人类水土资源开发活动,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扰动;系统布局地表灰色基础设施(水库、堤防、渠系、泵站、水井等)与绿色基础设施(林草地、湿地等),建设土壤水库和地下水水库;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实现地表-土壤-地下多过程、水量-水质-泥沙-水生态的联合调控,最大限度实现“去极值化”,系统解决流域水问题。 1.1 生态海绵流域基本内涵 流域是以分水岭为界所覆盖的区域,以及由水系构成的集水区。流域是水问题研究和治水的基本单元。 北京547条小流域 海河3067个五级流域 密云蛇鱼川小流域 全国九大流域 流域是治水的完整单元 1.2 治水需遵循流域水循环系统演变规律 流域水循环是在太阳能与各类势能的驱动下,水分在垂向和水平向连续转化、运移和交替,在循环过程中具有更新水资源、净化环境与维持生态系统完整三大基本功能,治水的基本目标就是要维护水循环三大基本功能。 1.2 治水需遵循流域水循环系统演变规律 1.2 治水需遵循流域水循环系统演变规律 以增温为背景的气候变化和以竞争性用水、用地为特征的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间的多向反馈作用发生 了显著变化,是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形成演化的共同根源。水问题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可归结为流域水循环分项或伴生过程导致的失衡问题,治水需遵循流域水循环系统的演变规律。 在现代强烈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循环呈现“自然-社会”二元特征,治水的核心就是调控社会水循环过程,维持自然与社会水循环的平衡。 1.3 治水核心是维持自然与社会水循环的平衡 流域水循环调控的核心就是促进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融洽、互补。 自然水循环的极值性与人类需求的均匀性存在矛盾 自然水循环的天然分布与社会水循环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1.3 治水核心是维持自然与社会水循环的平衡 降低极值过程 加强匹配过程 增强产水能力 分散能量 降低峰值 增加枯季径流 限制污染排放 限制取水 控制土地利用 节约用水 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 1.3 治水核心是维持自然与社会水循环的平衡 1.4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总体思路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采用“层层剥笋”,从“绿色”到“灰色”,从坡面到河道,对于流域的水循环调节能力进行配置、建设与运维。 从绿色到灰色:依次进行绿色基础设施、土壤水库和地下水库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潜力的评价,结合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对水循环调节能力的需求,对各建设路径的调节能力进行配置,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模式与措施。 从坡面到河道:遵循流域产汇流规律、泥沙与污染物的产生与迁移转化规律,先对坡面调节能力进行配置与建设,实现层层拦截、利用或调节;进而结合河湖自然演变规律,进行水系整治与调节能力建设。 1.4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总体思路 1.5 生态海绵流域建设的主要任务 地表绿色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与建设 土壤水库(海绵田)建设与调节能力提升 天然河湖整治与调节能力提升 地下水库建设与调节能力提升 灰色基础设施(水利工程)优化布局与建设 海绵型城市建设 管理与信息支撑能力建设 (1)地表绿色基础设施优化布局与建设 地表绿色基础设施对水循环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国内外研究表明:森林植被覆盖率每提高1%,径流总量降低7-8%,洪峰流量降低3-5%,洪水过程坦化,枯季流量增加。 地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天然植被修复、天然湿地保育、防护性林草建设等 结合流域水热条件与生态演变特征,进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结合流域生态完整性保护与生态服务功能(含水循环过程调节能力)需求,进行流域生态功能定位与格局优化 结合功能定位和格局优化,开展生态修复与防护性林草建设 就绿色基础设施对水循环多过程的调节潜力进行评价,并进行监控 (2) 土壤水库建设与调节能力提升 土壤水库建设重点是提高耕地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即“海绵田”建设。主要包括土壤质地改良、耕作方式调整等。 合理调整耕作深度,“锄板底下有水”、“锄头自有三寸泽” 结合土地流转,改良土质,客土互换,建设“壤土”田 优化垄畦大小,垂直于坡向布置耕作沟等。 河湖海绵体 上拦、中蓄、下排。 利用天然河湖,存蓄、排泄,分散、滞留,增大对社会水循环的适应性。 (3)天然河湖整治与调节能力提升 (4)地下水库建设与调节能力提升 地下水库是一个便于开发和利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