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实践报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实践报告
立达中学 周丽辉
实践背景:
教育总是与人性密不可分的,所以,教育中永远存在超越时代,保持长久的恒定性的理论;教育总是为社会需求和人的终身成长服务的,所以,教育又必须与时俱进,常谈常新。语文课教什么,如何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不断改进的课题。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落实这个课题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更细微的角度入手,探讨高一起始阶段诗歌教学的内容该如何确定。
实践目的:
通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标准。所以,我们以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我们的想法,并将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我们的想法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对于高一起始阶段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认为:诗歌的教学应该以感受为主,这种感受不仅指内容情感上的感受,也包括诗歌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感受,而鉴赏能力的培养恰恰应该以尊重学生的感受为前提。鉴赏能力培养的方法也应该先从学会感受、学会感性的欣赏开始,逐步过渡到理性的评价。
本节课的目标就是检验这种想法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真正利于学生,是否能够有效落实,是否符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发展的要求。
学情介绍:
本校是区内的普通中学,入学分数相对较低,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相对不是很理想,对语文的兴趣不浓,大部分同学没有课下主动读书的习惯。大部分同学不喜欢课堂主动发言,对于“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一些同学常常一言不发。但是,一部分同学比较喜欢私下讨论,对于阅读中感兴趣的地方很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在发表意见时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课堂实录
第二部分:课后问卷
第三部分:关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内容的确定的思考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堂实录
执教者:周丽辉
(课前播放《祖国,慈祥的母亲》)
师:刚刚这首歌叫《祖国,慈祥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慈祥的母亲,然而,当你的祖国正在遭受着苦痛与灾难的时候,当你自己也因祖国的灾难而备受摧残的时候,你是否只会低沉地悲吟,无力地哀怨,还是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火热的忠诚?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那雪夜走近诗人艾青,去感受一下他对祖国的深沉的情感。
我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家都能发现,这首诗歌象是一个电影镜头一样,向我们推出几幅画面,但是你能不能为这几幅画面先添上一个时间背景呢?
(学生寻找)
师:这几幅画面是一样的时间背景呢,还是不一样的?开头可能不太明显,我们往后找有没有找到时间?第七节是——
生:雪夜
师:第八节
生:寒冷的今夜
师:第十节
生:雪夜
师:所以我们发现了,都是——同一个雪夜。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慢慢,慢慢调暗自己的视线,咱们共同走进那个寒冷的雪夜!
师:(朗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一个扑面而来的意象是——
生:(无答)
师:意象扑面而来,有没有?那就是——
生:(无回答)
师:雪
师:它给你带来怎样的寒冷,诗中有个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寒冷,大家发现了吗,哪个词能够表现出寒冷的程度?第一节。
生:“封锁”
师:那你体会一下,“封锁”带个你怎样的感受?这是怎样的寒冷?
生1:我觉得是一种很痛心,很无奈的感受。因为封锁的话是没有办法逃脱,就像一个枷锁一样的,我的感觉是很无奈。
师:没有办法逃脱,那也就是,外面的温暖进不来,而里面的寒冷又出不去,对吧。
(教师板书)
师:大家再看,“在……着”,从时态上来看,这是个什么时态?
生:进行时
师:对,正在进行时。
师:请大家看,这首诗写作于哪一年?
生:1937年
师:什么事件?
生:无回答
师: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什么事件?
生:抗日战争
师:对,七七事变,抗日战争。
师:啊,这样一个事情,那么作者在三七年也成了一个难民,他先从杭州逃难到老家金华,当时,全国涌起了火热的抗战热潮,作者也想加入到这样的抗战热潮当中,所以他携带者妻子来到了当时的抗战首都——武汉,但是,在武汉,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他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呢,所以在一个雪夜里,他就写下了这样的诗篇。于是我们看到第一节诗句里的这个“呀”和省略号。我们把“呀”和省略号去掉,来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没有“呀”,好像就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对不对?而且是寒冷正在封锁着中国。大家再把“呀”和省略号加上,我们读一下。
生:(齐读)
师:有什么不同?
生:语气。
师:嗯,语气!什么样的语气?
生:(自由答)无奈,悲伤……
师:嗯,无奈的,悲伤的,好,大家觉得是无奈、悲伤,总之是一种悲,对吗?“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是一种叹,(板书:悲叹)
师:那么,省略号呢?沈丽华,这样的语气,后面加个省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3月30日联考综A真题答案.pdf
- SITRAK-C7H系列车型改装手册(第3版)(20150608).pdf VIP
- 上海园林工程预算定额2016(全).docx
- (沪科2024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测量》知识梳理(填空版+解析版).docx
- 护理-三基考试题库7000题.doc VIP
- 2025-2030年中国医用超声耦合剂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客家土楼建筑元素在茶具设计当中的应用研究.pdf
- 2025年露天矿山开采施工组织方案.pdf VIP
- PDCA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规范使用率(肾内科)(血液内科).pptx
- DB61T 5078-2023 体育建筑工艺设计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