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文阅读 分析综合 考点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ppt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作者的观点态度,既可是直接表述,也可是间接表述;既可是集中表述,也可是分散表述。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论述类文章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做这类试题要着眼于整体,对全文涉及的内容全面分析,并正确概括。 2.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围绕这一内容,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观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3.分析概括作者对文中所引述的别人的观点的态度。这就要首先明确别人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分析作者对此是赞同还是反对,或是赞成哪一部分、反对哪一部分,从而明确作者的态度。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对自己所论述的社会问题的观点态度,有时是比较复杂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赞成或者反对;有时对问题的某一方面是肯定的,对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否定的,有时可能对问题的一些方面还是有所保留的。这些情况读者在阅读中要仔细辨析,准确把握。 (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词,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 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 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金玲译,有删改) 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观点,要明确自己的观点,还要先分析作者的观点。考生可以结合“绝对价值”的含义来理解“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的意思,可以结合莱辛的话——“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来理解“名声并不代表价值”,即“有些人由于某些原因有绝对价值却未获得名声”,由此可见具有“绝对价值”是获得名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答案] 不矛盾,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表述。前者是指真正的名声依赖其内在价值;后者是指因缺失条件而未获得名声的人,其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分析--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课件(沪科版选修3-5).ppt
- 2.3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2.4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 课件(教科版必修2).ppt
- 2.3-2.4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 第一课时 课件(教科版必修2).ppt
- 2.3-2.4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 第二课时 课件(教科版必修2).ppt
- 2.3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2.4 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 课件(教科版必修2).ppt
- 2.4 电磁感应与交流发电机 2.5 电磁感应的案例分析 课件(沪科版选修3-2).ppt
- 2.4摩擦力--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 课件(教科版必修1).ppt
- 2007届高考二轮复习 回归分析、独立性检验 课件(山东专用).ppt
- 2013届优化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1.1.4区域特征分析.ppt
- 2013届高三“正能量”作文讲评含例文分析.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文阅读 分析综合 考点四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4筛选信息、分析综合 考点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人教版).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专题十三 分析综合(广东专用).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作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思路及其分析论据的方法.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作文一轮复习课件 议论文写作之材料分析-香樟与白杨.ppt
-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综合分析.ppt
-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 古诗文阅读 第一章第四节 分析综合.ppt
-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专题二第一节 分析作品结构.ppt
- 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一轮复习课件 散文结构的分析,散文主题的概括.ppt
- 2015年高考语文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轮复习 整合信息、分析结构、概括要点和观点.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