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兼论民事主体标准.pdf
第 l7卷第2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V0I.17 No.2
2O03年 6月 JOURNAL OFNANroNG VOCATIONAL COII,F~E Jm e.2O03
论“其他组织的法律地位:兼论民事主体标准
张晓鸥 吴一鸣2
(1.浙江舟山市委党校,浙江舟山 316000;2.华东政法学院,上海 200000)
摘 要:“其他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民事
主体资格却迟迟得不到法律的承认。笔者通过对权利能力制度的考察,试图澄清存在于民事主体制
度上的模糊认识。并提出民事主体的标准,进而提出我国的民事基本法律应当赋予“其他组织”以民
事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其他组织 民事主体 权利能力 要件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327(2003)02—0049—04
The Legal Status of“Miscellaneous Organisation”:
Also on the Criterion of Civil Subject
ZHANG Xiao—OU.WU Yi—ming
(Zhoushan Municipy‘Party school,Zhejian)
Abstract:Asa social entity.“MiscellaneousOrganisafion”isperforming aIlincreasinglyimportantfunc—
tion in the economic life nowdays.Even though,it has not been recognised as civil subject yet.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s attempt to clarify the question on civil subject th~oush reviewing the law ofcapacity
of civil right~,to put forward the criterion of civil subject.Furthermore,the attrhors think that OUrfun-
dermental civil law should grant the status of civil subject to the miscellaneous organisation.
Key words:miscellaneous organisation;civil subject;capacity of civil rights;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1 问题的提出 先生在《民法学原理》一书中写道,“人,是民事法
律关系的参加者,它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义
. “其他组织”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词。人的外延包括自然人、法人和作为民事法律关
一 般指设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但不具备法人条件的 系当事者的国家。……在肯认合伙作为民事法律关
社会组织,如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企业的筹建组 系主体的法律环境中,人的外延也包括合伙。”【l 徐
织、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合伙企业等。在我 国栋先生在《民法学》一书中也写道,“民事法律关
国的法律和法学著述中,与“其他组织”含义相近 系的主体,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承担
的名词还有“非法人单位”、“非法人组织”、“准法 义务的人。……在法律上,如未附加说明,人都包
人”等,这些概念名称虽异,内涵相同,均指这类介 括自然人、法人和合伙。” 在这两位学者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大法系与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不起诉制度的立法比较——兼论我国刑事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完善.pdf
- 两大法系中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pdf
- 两大法系形成理念之差异——以两大法系的民法存在形式为视角.pdf
- 两大法系法官侦查监督权之比较.pdf
- 两岸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制度之比较研究.pdf
- 两岸缓刑制度的新发展与比较借鉴——以缓刑制度的刑法价值为视角.pdf
- 两极化刑事政策导向下的刑法修订——简评2005年最新修订的台湾刑法典.pdf
- 两类犯罪参与体系理论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刑法的犯罪参与体系.pdf
- 两难困境中的无奈选择:评中国首例“Bolar例外”判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pdf
- 临床试验受试者知情同意权的民法意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