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偶空间中的普适计算.pdf
V 其他相关理论、技术与应用
对偶空间中的普适计算
徐光祜1 陶霖密1史元春1张大鹏2
(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100084)
2(香港理工大学,香港)
摘要:计算,通信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互相渗透和结合,使得计算已远远超出来传统的
桌面计算机的范围。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能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型计算技术,普适计算
就是这个被称为计算技术第三次浪潮的代表。分析普适计算的本质,研究其中的科学问题是
把此领域中的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本文指出,普适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其本质能
把各种计算和通信设备组织成一个协调系统,使由计算和通信构成的信息空间与人们生活的
物理空间相融合,从而构成“物理一信息”对偶空间。在这个融合的空间中人们可以用相对
不需要干预或分散注意力的方式,随时、随地、连明地获得计算和信息服务。
关键词:计算模式;普适计算;对偶空间
1.引言
嵌入计算技术,无线通信和互鞋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已远远超出来传
统的桌面计算机的范围。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能适应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型计算技术,这
就是所谓的计算技术的第三次浪潮。人们已提出了种类繁多的新计算模式:ubiquitous
computing[1-31,pervasivecomputing[41,wearablecomputing[51,proactivecomputingt61,tangible
realityB01等。其中有代
computingf7】,calmcomputingfB】,seamlesscomputing…q,augment
表性的是ubiquitouscomputing(简称为UbiComp)和pervasivecomputing(简称为
PerComp)。但目前对这些计算模式的定义主要是对它们外特性的描述性说明。由于缺乏
对这些计算模式本质的揭示和论述,不但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也使得研究主要停留在相
对盲目的硬件和系统的开发中。因此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揭示以UbiComp和PerComp为代
表的新型计算模式的本质,研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以便为新系统和应用的建模,设计和
评价提供理论框架。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从分析信息和计算技术发展趋势的本质
着手。这样才能预见它们未来的发展。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本文依据“物理一信息”对偶空间理论”“,详细分析了信息
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在原有的UbiComp和PerComp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普适计算的定
义和相应的科学问题。本文的组织如下;第2节讨论目前在普适计算研究上的困惑:第3
节介绍物理一信息对偶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第4节中介绍以对偶空间理论为基础对普适
计算的定义和分析。最后,第5节是本文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艏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
2.目前在普适计算研究上的困惑
2.1对UbiComp,PerComp的定义
如上所述ubiquitouscomputing和pervasivecomputing是当前各种新型计算模式的代
表。但是目前刘它们还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义,其中包括对这二者异同点的分析。
everywhere)lm
ubiquitous从英文的原意为“是到处都是”(ubiquitousmeanspervasive的原
everyof)。由于没有给出这二种计算的科学
意为“深透到各处”(diffused part
throughout
3]
定义,似乎是科学家以日常用语来说明未来的技术概念,这样就造成的混乱。在文献11
给出了人们对这二个术语的不同理解和定义。
(1)Mark Weiser提出的。他认
Weiser对UbiComp定义【l。J:UbiComp首先是由Mark
为UbiComp与虚拟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