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听”卫星的话不迷路.doc
“听”卫星的话不迷路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电磁现象,但直到1864年才有完整的电磁波理论。19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电磁场的动力理论》中,第一次阐明了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基础。23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实验室里第一次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此后更多电磁波被发现,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波长与频率不同。
无线电指的是能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中传播,波长在3K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人们发现,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只要通过调制将信息加载到无线电波上,发射后由专门的设备接收,再通过解调就能将信息“提取”出来,这便完成了信息的传递。
1901年12月12日,加拿大东南角的纽芬兰讯号山,来自意大利的著名无线电工程师伽利尔摩?马可尼用气球和风筝架设起接收天线,成功接收到来自英国西南角宝窦的摩尔斯电码“S”。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跨过大西洋进行无线电通信。从此,无线电真正成为一种实用的通信媒介。人类的导航方式也从罗盘时代正式进入了无线电时代。
无线电导航系统:前所未有的先进导航技术
人类驾驶飞机冲上蓝天后,船舶不再是唯一的越洋交通工具。飞机越飞越远,船舶越开越快,这对导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导航技术显得捉襟见肘,这便催生出更先进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就是利用无线电技术,对飞机、船舶或其他运动载体进行导航和定位的新型导航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精度更高、作用距离更远、定位时间更短,使用不受时间和天气的限制,是真正的全天候导航。它一面世就秒杀了之前任何一种导航方式。无线电导航系统很多,包括无线电罗盘、伏尔导航系统、塔康导航系统、罗兰导航系统、奥米加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等,其中又以罗兰导航系统影响最大。罗兰导航系统(简称“罗兰”)是采用脉冲体制的双曲线无线电导航系统。美国国防部研制罗兰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罗兰的作用距离约为1300千米,工作区定位准确度约926米~1852米。夜间利用天波传输,罗兰的作用距离可高达2592.8千米。也是因此,罗兰一出世就因为可靠性强、准确度高、有效范围大、造价经济而受各方青睐。
进入民用范畴后,罗兰的发展势头就更迅猛了。它很快便拥有了30多万海洋用户、50多万航空用户以及数目可观的陆地用户。后来美国又研发了新一代罗兰,无论作用距离还是精度较老罗兰都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区分,老罗兰更名为“罗兰A”,新罗兰则为“罗兰C”,为军方服务的“罗兰”则为“罗兰D”。
名词解释
天波
天波是经过空中电离层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
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就像一面镜子,能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经过地面与电离层的多次反射,无线电波的传播距离可高达10000千米以上。这种利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方式被称为“天波传输”。
超级链接
无线电专利权之争
1893年,美国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在圣路易斯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随后,他在为全国电灯协会所做的报告中描述并演示了无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1897年,他在美国获得了无线电技术的专利。然而美国专利局在1904年撤销了他的专利权,并将这一专利转而授予伽利尔摩?马可尼。
早在大学期间,马可尼就已经成功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2千米之外,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者。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尊称为“无线电之父”。
马可尼在1937年去世,特斯拉也在1943年去世,一切似乎已经盖棺论定了。可就在特斯拉去世同一年,无线电专利之争风云再起。美国最高法院撤销了马可尼的专利,并裁定特斯拉的发明在马可尼的专利之前就已完成,认可他对无线电关键技术的专利优先权。据说之前撤销特斯拉专利权的行为,可能是受到爱迪生、卡耐基等大人物的影响。这些大人物是马可尼在美国的经济后盾。后来撤销马可尼的专利权,则是为了避免在“二战”期间付给马可尼公司专利使用费,当然这也都是些坊间传闻而已。
无线电波容易被发现,也容易受到干扰。如果再让敌人顺藤摸瓜找到地面导航台,并加以破坏,导航系统就瘫痪了。为了避免导航台受到破坏,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藏起来。可――究竟藏在哪里才真正安全呢?
卫星导航系统:被“藏起来”的无线电导航系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美国、法国和日本也相继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技术的成功让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发展进入了卫星时代。
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导航技术。它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共同组成。从本质来说,卫星导航系统也是一种无线电导航系统,只是关键部件被“藏”到卫星上,使用信号也从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
美国从20世纪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