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哀美”与三宅一生的艺术设计.doc
“物哀美”与三宅一生的艺术设计
摘 要:三宅一生是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由于他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把东方服饰二维剪裁这个缺点作为创新点设计,成功地进行了服装革命。所以研究他的服装设计的人很多,但少有人会研究三宅一生或者其合作人的展示设计,建筑设计,灯具和包的设计。文章针对三宅一生的艺术设计中的“物哀美”进行专门研究,以三宅一生为代表的日本设计蕴含着哲学审美思想,这对现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物哀美;审美意识;日式哲学;艺术设计
检 索: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1-0035-03
“Mono no aware Beauty” and Lssey Miyake’s Art Design
LIN Meng-yi(Academy of Fine Arts for Fuzhou University,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Issey Miyake is a famous Japanese fashion designer. As he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Japan’s national concept, He successfully conducted a clothing revolution by making an innovative design of two-dimensional cutting, which is a shortcoming in oriental clothing.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es of his costume designing have been done, however, few people draw their attention on his design of exhibition, architecture, lighting and bag. This paper makes a specialized research on the beauty of Mono no aware in Issey Miyake’s art design. Philosophical aesthetic ideas are involved in the Japan’s design represented by Issey Miyake, which have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China’s art design.
Key words :mono no aware beaut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Japanese philosophy; art design
Internet :
一、日本传统审美思想中的“物哀美”
(一)日本“物哀美”的缘由和萌芽
“物哀美”最早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师本居宣长在他的著作源氏物语》中作为文学理念而提出的,实质上“物哀美”是根植于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的,也是一种日本人的生命观。正如日语的含蓄和模糊一样,“物哀美”的含义也是模糊的,有“悲伤,神秘,叹息,寂静”的含义。随着时间的发展,“物哀美”逐渐渗入日本的戏剧,绘画,舞蹈,音乐和艺术设计中。日本的戏剧表现的悲剧不是极度悲怆式的嚎啕大哭,而是在寂静中悲伤;日本的绘画多是中间色,极少有浓烈的色彩;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而深沉,却蕴含着极大的力量;日本的音乐节奏单调,甚至国歌不是雄壮而是有悲伤的感觉。“物哀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导致的一切经济政治因素,日本是一个岛国,在这个岛国,物质资源十分的匮乏,导致日本人特殊的危机感 ,比如日本的“盒文化”及“实用主义思想”也是出自于此原因。日本人“无常”的价值观使他们认为稍纵即逝的事物就是美好的,比如说樱花的美好主要在于昙花一现,最终日本人形成了“物哀美”的审美思想,他们对于残缺、晦涩有一种几近疯狂的喜爱,“物哀美”的审美思想融入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融入在了日本设计之中,形成纤细悲怆的审美情趣。
(二)由“物哀美”审美思想导致的日式其他审美思想
由“物哀美”衍生出了其他审美思想及其和它们的关系有如下:第一是“返璞归真”,这种思想和“物哀美”的关系是由于日语的模糊,“物哀美”还有“寂静,古雅,平淡”的多层含义,而“返璞归真”正是一种经过岁月洗炼的朴素,平淡,古雅,寂静的意象,也是一种具有自然观的美学意识,日本的“手感设计”实质上也体现了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观。日本的神社的建筑十分简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