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人书记”治村记.doc
“能人书记”治村记
每年六七月份,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一眼望去全是成片成片绿油油的荷叶。
2016年6月13日下午,天气闷热,村党支部书记周启国仍穿梭在荷塘间,检查莲藕的病虫害情况。
周启国是看着这莲藕产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1998年3月,村里的致富能手周启国出任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周启国硬是让莲藕和蔬菜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的除了产业,还有他自己。
班子队伍“领头雁”
周启国一直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他头脑灵光,利用新华村盛产大米的优势,做了十几年大米生意。
1998年3月,春暖花开,不到30岁的周启国走上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
“生意做得好好的,怎么跑来当书记了?”上任之初,迎接周启国的首先是质疑,“一个毛头小子,要担任一个村的‘头’,凭什么服众?”
质疑声没有让周启国退怯,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我就不信干不好!”
当时,村支“两委”人手不齐,只有3个人,年龄偏大,还不团结。
为了尽快站稳脚跟,头脑灵活的周启国将目光投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辈子”。
此后的一些日子里,周启国开始“缠”着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请教。
见这后生好学又恭敬,“老辈子”也乐于提点他。
“认真听取了老前辈们的意见,我开始为村民办实事――不论事情大小,一律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周启国说。
这样虚心低调的态度,很快让乡亲们发现:这小子靠得住!
周启国就这样站稳了脚跟。
而这,也让周启国受到很大启发。“班子成员必须科学搭配,以老带新,效果更好。”周启国说。
“村支‘两委’有没有战斗力,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对内能不能搞好团结,对外能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周启国说。
因此,周启国领着同事们又相继实行了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制度。
原本一盘散沙的村支“两委”,就这样渐渐拧成一股绳。
基础建设“突击手”
2000年,三峡移民蔡金云落户新华村。
还未进村,一条难以下脚的稀泥巴路就让蔡金云傻了眼。
“都是泥巴路,一下雨就完了。”蔡金云还记得,摩托车开到路上就打滑,轮子里全滚满了泥巴。
周启国也为此犯难:“村里硬件基础很差,成了村民致富的第一大瓶颈。”
为了修路,周启国开始东奔西走,到处“要钱”。凭借自己的一双“铁脚板”和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他硬是把修路资金“跑”下来了。
蔡金云一直记得,在修路那年夏天,太阳毒辣,周启国顶着烈日,成天守在修路现场。
两条十多公里长的水泥路很快修通。
接下来的日子,周启国和同事们继续努力,又争取到了不少政策和资金支持,相继修通了37公里泥结路、76公里人行便道,实现了公路社社通。
“现在道路变宽了好多,也很结实,不管晴天下雨,汽车都可以随时出入。”蔡金云说。
修路之际,周启国率队启动了另一件大事――整治水利设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战,新华村不仅整治了32口山坪塘,而且修建了高效囤水田坎万余米――村级基础硬件水平全面提升。
乡村经济“规划师”
平滩镇历来是农业大镇,素有铜梁“鱼米之乡”的美称。然而,在市场竞争面前,新华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陷入了发展困境。
“种粮食不盈利还亏本,谁愿种?这让不少村民弃农务工。”刚上任村党支部书记那会儿,周启国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怎样改变这一窘境?周启国发挥了他的“能人效应”。
“新华村地势平坦、水田多,应利用地理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经过调研,村支“两委”决定大力引进各类特色蔬菜,尤其是莲藕,打造新型效益农业复合体。
却不想,在推广莲藕种植时,周启国遇到了一个难题。
面对这个新兴产业,村民们充满疑虑。“他们不知道这能不能赚钱。”周启国说。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周启国带头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种植了600余亩莲藕、500余亩其他蔬菜。
看到书记带头,村民们也陆续行动起来。
为了让莲藕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周启国又探索出“合作社+农户”的方法,组建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铜梁区莲藕协会,通过市场主体拉动产业集约发展。
“将种植户纳入合作社中,由种植大户联系买家,村民不用担心莲藕的销售。”周启国说。
为了提高莲藕的经济效益,在周启国的建议下,新华村还引进了莲藕生产线,购入剥莲子机,建成了莲米加工厂,提高了莲藕的附加值。目前,新华村的莲藕年产值已超过400万元,其他蔬菜年产值已超过600万元。
困难群众“知心人”
2014年,新华村15社村民魏淳容遭受了沉重一击。
“我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当时都生命垂危了。”魏淳容说,家里本身收入就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一种去除皮革醛类VOCs的方法.pdf VIP
- 党员发展对象思想汇报.doc VIP
- 07 文言文四类实词积累方法(文言文阅读)-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专题课件(全国通用).pptx
- 网御网络审计系统V3.0用户使用手册.doc.pdf VIP
- 泥水工劳务承包合同(2024版).docx VIP
- 初三英语完形填空十篇(含答案).docx VIP
- 球磨机设计完整版.doc VIP
- 2024年《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学习解读课件.pptx VIP
- DB44_T 2693-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控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